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10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课练)-【圆梦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讲练备课优选(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
2023-01-16更新 | 275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选项中最符合②所代表的时期阶段的表述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开放兼容与繁荣统一
C.国家分裂与社会倒推D.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5 . 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晋朝将领魏浚在洛阳失陷后,屯于洛北石梁坞,归附者甚众;江州刺史郭默在永嘉之乱后,率遗众自任坞主,流民依附者甚众;平阳县侯李矩在刘渊进攻平阳时,被乡人推为坞主,东屯荥阳,远近多附之。这可以说明当时(     
A.庄园经济兴起恰逢其时B.豪强势力趁乱拥兵自立
C.北方战乱明显多于南方D.流民增多危及社会稳定
6 . “晋归义羌侯”金印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是西晋王朝颁给地处西北,归顺中原的羌族部落酋领的印信。据此可知(     
A.西晋王朝实现了短暂统一B.西晋与羌族友好交往
C.西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D.西晋统治区域扩大
7 . 魏晋经济
(1)曹魏____制:土地国有;军屯军粮、安置流民、恢复生产;民屯
(2)北魏____制:土地国有——租调制——推动农业的恢复;增加赋税收入
(3)经济重心南移:①魏晋,北方____,人口____,江南经济得到____发展
②唐代________,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开始____北方
③南宋,经济重心____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带动____重心南移;
④明清,经济重心南移的____期,江南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2022-12-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4三国两晋南北朝-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胡床广为流行,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一种胡服)渐成主流,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北民大量南迁B.商品经济繁荣C.胡汉已无界限D.民族交融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022-11-16更新 | 4495次组卷 | 53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课练)-【圆梦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讲练备课优选(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