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北朝时期历史主流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下表是对“分裂下的南北朝:孰是历史主流”观点的不同表述。

阁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东晋南朝代表着三国西晋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常道路,十六国北朝则‘走着一条特殊的道路’,是一段插入的‘并非必然的过程’,南北朝历史的显著差异,‘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必将随着这些特殊历史条件的消失而消失。唐代的变化正是随着这些特殊历史条件的消失而产生的’,‘从更长的历史视野来看’,唐代的变化不过是对东晋南朝的继承或衔接,即南朝化。”
评述材料中关于历史主流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4-05-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晋书》记载,前赵(匈奴建立)皇帝刘曜在宫中设太学和小学,教授儒家经典;前秦(氐族建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这说明,南北朝时期(     
A.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B.三教融合成为社会的主流
C.治国方略顺应民族交融趋势D.思想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
2024-02-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改革鲜卑族的婚姻丧葬、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此后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逐渐与汉族趋同。据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完成鲜卑族文化转变B.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C.推动民族的交流交融D.推崇儒家礼治与孝治思想
4 . 据史籍记载,(北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徒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孝文帝还曾诏“求天下遗书,秘阁所无、有裨益时用者加以优赏”。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鲜卑贵族娱乐和消遣的需要B.促进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C.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治国方略D.控制民间思想和压制异端
2023-09-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1)上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认真观察,请在图中填出这一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四个政权名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说出这一时期积极推动北方民族融合的典型代表。
2022-10-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这可以佐证
A.民族交融的趋势B.孝文帝改革的弊端
C.鲜卑族逐渐消亡D.江南民族交融概况
2022-0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共同反映了。
A.鲜卑政权的封建化B.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
C.北方的民族融合趋势D.门阀士族的腐朽生活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  )
A.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B.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大分裂
C.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发展
9 . 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     )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