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通典》记载,西汉末人口约6000万,历经700余年之发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宝年间,人口约5300万,才大体接近西汉末的数字。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工具、技术长期停滞不前B.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
C.疆域变化不定、人口不断外迁D.土地兼并、南北经济衰退
2024-01-24更新 | 10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015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3年高考湖南历史真题
201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3 . 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体现了
A.民族融合的影响B.礼乐的规范
C.经济重心的南移D.家族制度的强化
2020-09-08更新 | 56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等级考)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56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5 .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B.西汉
C.唐朝D.北齐
2019-01-30更新 | 174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146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
7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655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
2010·上海·高考真题
8 .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之一,她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古代的鲜卑族在经历了一次主动的改革后,逐渐融入了汉民族,这场改革是
A.秦国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北宋王安石变法D.明朝张居正改革
2016-11-18更新 | 13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