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C.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2019-09-02更新 | 643次组卷 | 35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B.门阀世族政治强化
C.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D.夷夏观念日益固化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3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601次组卷 | 23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014·上海·高考真题
4 .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朝B.西汉
C.唐朝D.北齐
2019-01-30更新 | 17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213次组卷 | 72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6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5次组卷 | 88卷引用:专题09 近代中国的经济-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8 .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2016-11-21更新 | 174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