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资治通鉴·后晋纪四》记载“楚王希范作天策府”,不仅高大,而且装饰奢华,“地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棉,与子弟僚属游宴其间”。由此可见当时(     
A.棉花制品比较贵重B.高产农作物开始引入种植
C.魏晋士族生活奢靡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突破
2 . 如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表中户数变化的趋势表明当时唐朝(     
天宝元年
(742年)户数
元和年间
(806—820年)户数
下降幅度
(%)
北方373665286688776.8
南方3117624150654851.68
总计6854276237343565.73
A.民族交融成果显著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C.政局动荡由盛转衰D.宦官专权威胁统治
2023-1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唐朝后期,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大量屯田或营田的土地,而且自己还有大量的土地。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多买田伊阙、陆浑间,以舍山棚”,并利用“山棚”作乱。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后期(     
A.统治得以维系B.中央集权削弱C.朋党之争严重D.阶级矛盾激化
2023-11-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在唐代牛李党争中,牛党人物多是以科举中形成的座主、门生(即主考官和考生)及同年关系为纽带结成朋党。周雪光先生将科举中形成的这种关系称为“泛血缘文化关系”,门生不仅敬事座主,还要以实际行动对座主报恩,这种关系的存在(     
A.破坏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B.使科举制无法发挥选才功能
C.强化了士族对政局的操控D.是唐末藩镇割据形成的基础
2023-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政局变化】

材料一   五代政权更替表

王朝时间创建者原官职都城
907-923朱温节度使开封
923-936李克用节度使洛阳
936-947石敬塘节度使开封
947-951刘知远节度使开封
951-960郭盛节度使开封
   

材料二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面。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时期政治局势的变化,并分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3-11-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但大部分主要是逃亡。形成“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2023-11-24更新 | 22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史·尹源传》载:“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材料的观点是(     
A.藩镇延续了唐的统治B.藩镇削弱了唐的统治
C.藩镇具有双重性作用D.宋朝吸收了藩镇教训
8 . 如表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润州、常州、苏州和湖州的户数变化。据此推论唐代中后期(       

典籍

时间

户数

《旧唐书·地理志》

唐贞观年间(627—649)

72000户

《新唐书·地理志》

唐天宝年间(742—756)

354000户

《元和郡县制》

唐元和年间(806—820)

164000户

A.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扩大B.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
C.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D.土地兼并人地矛盾尖锐
2023-11-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示范高中教联体测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说明了唐朝最终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A.朋党之争B.藩镇割据C.黄巢起义D.宦官专权
10 . 如表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表,通过此表所示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项目收入总额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地方留成额
钱税3139.8万贯1089.8万贯2050万贯
粮税1615.7万石215.7万石1400万石
合计4755.5万贯石1305.5万贯石3450万贯石
A.税法改革成效巨大B.唐朝政府名存实亡
C.地方财权显著增强D.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