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一盛世局面?
(2)材料二描写的是哪一事件的情景?这事件对唐朝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3-12-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非选)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安史之乱前朝廷重视边帅的选用,并作出边帅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的规定,边帅功名显著者多提拔为宰相。玄宗改变了用人规则,开始出现边帅任职长达十余年而未发生改变的情况。这一变化(       
A.顺应因俗而治的需要B.成为安史之乱导火线
C.有助于防范宰相擅权D.潜藏着国家治理隐忧
3 . 如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刷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唐朝纪年公元纪年户数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57634890980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
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经济重心南移D.边疆局势恶化
4 . 北宋学者欧阳修在《新唐书·兵志》中说:“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所述历史现象造成唐王朝后期的不良局面是(     
A.藩镇割据B.外戚专权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地区,此外绝大多数藩镇,虽然也有重兵驻扎, 但它们都是唐王朝控制下的地方政权,不是割据性质的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其动乱多是内部兵乱,不是割据叛乱。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虽然不属于割据性质,但是由于它们各自不同的地理特点及其与唐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关系,因而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割据形势的发展。具体说就是,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最后黄巢起义打破了这种格局:举足轻重的中原型藩镇大部分被野心勃勃的朱温吞并;边镇动辄举兵犯阙;东南型藩镇也不再供给唐朝财源,唐朝的灭亡只待时日了。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材料二   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1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欧阳修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这一现象的出现(     
A.说明唐朝政局动荡不安B.冲击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C.促成了“五代十国”局面D.反映了皇帝地位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兴元元年(784),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斗值钱五百;及混(浙江东西道节度使)米至,减五之四”。贞元二年(786),“关中仓廪竭”,禁军相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德宗忧而不知所措。不久,韩混运米三万斛到达陕州,方才解除危机。材料反映出当时(       
A.唐政府一定程度上依赖藩镇B.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
C.依赖藩镇是唐政府的唯一选择D.藩镇是拱卫唐王朝的核心力量
8 . 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但8世纪中期后逐渐衰落,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宦官专权B.朋党之争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907~979年,北方出现多个割据政权,见如表。可见这一局面的形成是(        
政权存在时间都城建立者建立者身份
后梁907—923年开封朱温宣武节度使
后唐923—936年洛阳李存勛沙陀族,河东节度使
后晋936~946年开封石敬瑭沙陀族,成德、天平军节度使
后汉947—950年开封刘知远沙陀族,天雄军节度使、枢密使
后周951—960年开封郭威忠武军、河东节度使
A.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B.藩镇割据的继续与扩大
C.朋党之争的严重后果D.民族政权并立的新发展
2023-03-05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官僚机构因“盗起兵兴,又有军功之官,遂不胜其滥矣”。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资用不给”,宰相张延赏奏请裁减官员,但因“减员人众,道路怨叹”,侍中马遂、太子少保韦伦等官员上疏反对,贞元省官只持续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失败。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宰相李吉甫认为“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庞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从而致“天下常以三分劳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坐衣待食之辈”,主张省并吏员,合并州县;对“名存职废,额去俸存”的弊端进行改革。在唐宪宗支持下,元和省官取得一些成效,但很快又恢复旧态。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宰相李德裕要求按户税缴纳比例,“量减佐官”,但各地方借故拒不执行;在李德裕坚持下,会昌四年,省官命令才得到贯彻执行,最终“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但会昌六年,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在“会昌四年所减州县官内复增三百八十三员”。此后,终唐之世,再不闻减官之举。

——摘编自王炎平《关于唐后期三次裁减冗官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后期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分别概括唐后期三次裁减官员的直接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后期改革不力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