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欶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2019-06-01更新 | 20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了皇权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扩大统治基础
2019-03-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课上,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时,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①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②乙说:……乃罢中书省,……析中书之政,归之六部。
③丙说:选官标准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有孝悌廉公之行”。
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以上史料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2019-01-30更新 | 2961次组卷 | 155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史学家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是指
A.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B.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使宰相能各司其职
D.既保证了中央集权,又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7 . 在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往往大体上沿用旧王朝的政治制度。下列政治制度中能归于此类的是
①唐代三省六部制 ②宋代中书门下
③明朝内阁 ④清朝军机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