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与秦汉不同,唐代宰相是一个集体,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其他官员也可由皇帝指派参决大政。这反映了(     
A.中央权力加强B.宰相制度相对完善
C.相权趋于弱化D.唐代官僚机构膨胀
2 .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2023-11-07更新 | 144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唐朝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据此可知,唐朝的“过官”制度(     
A.削弱了皇帝权力B.规范了权力使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D.降低了决策效率
2023-07-10更新 | 11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书省由魏曹丕始设,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到了唐朝,中书省不仅是朝廷文书的草拟机构,还充任皇帝与下级及各地方机构间的交流媒介,并参与朝廷各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材料表明唐朝(     
A.中书令成为皇帝顾问B.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
C.三省六部制走向完备D.中书省的职权明显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汉武帝重用尚书官开始,国家的大政方针往往由中朝所决定。经过东汉至隋唐的发展,中央最高政治机构起先是尚书台,后来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依次由宫廷御用侍从组织发展为国家的出令机关。这一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枢决策与执行一体化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
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强化D.相权机关的时代变迁
6 . 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22-04-18更新 | 298次组卷 | 67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初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自耕农大量存在。社会经济尚未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增多,三省六部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需要。因此,唐代
A.三省逐渐走向一体化B.实行了两税法
C.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D.形成了行省制
9 .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省)、门下(省)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当行驳正”。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
10 .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2019-11-13更新 | 618次组卷 | 55卷引用: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