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下列属于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察举制
B.三省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2018-11-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这说明
A.唐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
3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2018-11-23更新 | 59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玄宗开元年间,一些政务文书出现“中书省官员署名之后,门下省官员写上‘奉敕如右,牒到奉行’,注明时间并署名”现象。这表明
A.两省职权模糊互不牵制
B.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
C.两省共同草拟政务文书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摘编自《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摘编自《旧唐书·刘祎之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皇帝”推行何种制度使得“一家天下,兵不复起”?试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祎之反抗敕令的制度依据。皇帝敕令最终执行的结果说了什么问题?

6 . 刘昀《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日:‘士泾父吕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对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给事中”供职于门下省,有封驳皇帝诏敕的法定权利
B.“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
C.“给事中”为当权者所利用,为虎作伥
D.“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2018-11-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A.秦汉三公制
B.宋代三司制
C.隋唐三省六部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2018-11-07更新 | 465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0年湖北宜昌三峡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据《旧唐书》记载,唐元和年间,一位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他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说明
A.给事中位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
B.给事中位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
C.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D.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明了政事堂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制约了君主专制
C.不利于商业发展
D.有利于政治清明
2018-10-25更新 | 213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