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如图是绘制于中唐时期的敦煌榆林窟佛教壁画《弥勒经变耕种图》,它采用“异时同图”的手法,将农民扶犁春耕、秋季收割和扬场等场面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表现的是“一种七收”场面。该壁画可为以下哪些主题提供史料佐证(     

①主题一: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主题二:唐代农业生产呈现精耕细作
③主题三:曲辕犁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
④主题四:佛教思想融入中国社会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2 . 魏晋时期,佛教徒强调修道成佛以求“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为孝道;唐中期,僧人宗密提出“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北宋禅师契嵩要求弟子恪守“五戒”,等同于儒家“五常修,则弃其身,辱其亲,不亦不孝乎?”这反映出(     
A.僧人承担起主要教化职能B.传统伦理价值的认同扩展
C.儒学官方哲学地位的确立D.儒佛的核心思想渐趋一致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3 . 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内留下了许多祈愿文字,如“愿以此福,上为皇帝陛下、太皇太后、皇子,德合乾坤,威蹦转轮,神被四天,国祚永康”“子孙兴茂,绍隆家嗣”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佛教冲击了儒学权威
C.胡汉民族的交融加深D.文化呈现出融合趋势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4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对秦始皇“坑儒”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察访查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弩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

——卫宏(东汉)《诏定古文尚书序》

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班固《汉书·地理志》

从历史逻辑来看,留意于仁义之际的儒生与秦所奉行的法家治国理念并不兼容,秦帝国建立后,儒生集团与秦始皇龃龉不断,将“坑术士”理解为坑儒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白效咏《坑术士“新证”》

(1)“史料互证”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对比、交叉验证,以寻求历史事件的真相或更准确的解释。上述各则材料能否形成互证,证明“坑儒”的客观存在?
(2)“坑儒”说最早出现在两汉之际,到唐代影响极为广泛。试对此作出解释。
7日内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6 . 变文是在佛教僧侣“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在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说唱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这反映出唐代(     
A.文学艺术高度繁荣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佛教经文广泛传播D.文化多元并存交融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唐朝时,韩愈以孔孟为正宗,李翱依据《中庸》《大学》著《复性书》,开启后世儒者畅谈心性旨趣。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以及二程等人以实际行动推举“四书”,至南宋朱熹“四书”集结出版,“四书”升格运动完成。上述举措(       
A.源于安史之乱后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B.表明理学以内在道德修养为核心
C.体现了传统儒学开放包容的精神特征D.反映了士大夫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北朝时,北周武帝发起大规模“灭佛”运动,在强令僧侣、道士还俗的同时,也汇集儒释道三教的学士名流120人,共研三教的哲理。五代时,后周世宗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甚至援引佛教典故来为抄没寺院财物作辩护。这些“灭佛”运动(     
A.开启了佛教的中国化B.以敛财为根本出发点
C.服务专制统治的需要D.摧残了优秀传统文化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颁布《令僧道并行制》:“朕闻释及玄宗,理均迹异;拯人救俗,教别功齐;岂于中间,妄生彼我……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令齐行并进。”该规定意在(       
A.确立佛教的官方宗教地位B.调和佛道二教以巩固统治
C.打压魏晋以来的谈玄风气D.复兴儒学伦理以维护纲常
2024-04-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东汉末,牟子在《理惑论》中提出,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宣扬佛教善恶标准与儒家伦理规范不相左。北齐颜之推称佛教为“内教”,儒家为“外教”,认为“内外两教,本为一体”。这表明(       
A.儒家与佛教的理论差异不复存在B.三教并行政策消除了思想的论争
C.儒佛调和思潮影响时人思想观念D.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得到发展
2024-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