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2018-11-12更新 | 245次组卷 | 57卷引用: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机关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亦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称政事堂。又和枢密院同称两府。枢密院是管军事的……宋代财政,掌握在三司,三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分权与制衡思想,是整个西方分权学说逻辑进展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近代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论逐步地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美利坚的缔造者们对欧洲的分权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提出了“立体分权”(包括横向分权和纵向分权)的理念思想。

——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是如何分散相权的?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实施分权的举措。简要说明孟德斯鸠是如何“使西方分权学说臻于完整”的?指出美国政治制度中“立体分权”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史》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宋朝政治机构改革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专制
C.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017-02-28更新 | 2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