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如下为两宋路级四监司职权分工表,据表可知,四监司的设置(     
四监司职权分工
安抚司(帅司)掌兵民之政
转运司(漕司)经度财赋,掌“婚田税赋”
提点刑狱司(宪司)掌“狱讼经总”
提举常平司(仓司)视丰歉而为之敛散,掌“常平茶盐”
A.确保了吏治清正廉洁B.造成了积贫积弱局面
C.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964年“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973年“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有支费。”这些举措(     
A.增强抵御边疆民族袭扰的实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C.导致机构重叠和行政效率低下D.可以有效地预防内部动乱
2023-11-11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2023-11-11更新 | 979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       

任用人数(人)

平均任职年限(年)

宋太祖时期

6

2.8

宋太宗时期

9

2.3

宋真宗时期

12

2.1

宋仁宗时期

23

1.95

A.相权弱化皇权加强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冗官问题弊端显露D.官僚政治体系有所完善
2023-11-09更新 | 9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靖康之变以后,大臣宗泽任东京留守,招募遭到战乱冲击而破产的农民组成“义军”,破解了开封之围。此一年间,宗泽多次上书宋高宗,请其还都开封,并愿将“百万义军”交付高宗,但高宗屡次以无力供养“义军”为由拒绝宗泽。这反映出宋高宗主要在担忧(     
A.徽、钦二帝归来争夺皇位B.宗泽手握重兵威胁到皇权
C.宋朝兵制的弊病难以解决D.“义军”战斗力存在虚夸成分
6 . 宋太宗(宋太祖之弟,北宋第二代国君)在位时,一共举行了8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人数超1480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约为68人,这大大超出官员致仕(退休)人数,也远超唐朝及宋太祖时期的人数。宋太宗此举(     
A.助推了文官地位的提升B.消除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C.酿成了因循保守的风气D.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能
7 . 宋朝立国后,吸取汉唐时期地方监察官由于权力太大而变为割据势力的历史教训,采用了“分而察之,互相牵制”的统治政策。其中,为节制知州的权力,北宋创置了(       
A.郡县制度B.刺史制度C.通判制度D.行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B.枢密副使C.知府D.兵部员外郎
2023-10-14更新 | 134次组卷 | 5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欲治之(地方藩镇),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A.派文官到地方担任知州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政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2023-10-05更新 | 570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