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宋初制度的制定针对性过强,制定时主要从消极方面考虑,尽量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并非从积极方面考虑,使国家机器如何最有效、合理的发挥作用。这位学者意在说明,宋初制度的制定(     
A.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B.利于宋朝的长治久安
C.遵循崇文抑武的理念D.隐含严重的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论及宋朝政治制度,钱穆认为,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央集权”的是(     
A.设三衙掌握禁军的统兵权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C.增设通判与知州共署文书D.设枢密院专掌全国军政
3 . 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和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间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B.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七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宋太宗诏日:“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宰相、副宰相、亲王商议军国大政必须在政事堂进行。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代(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决策效率的提高
C.中央机构的膨胀D.宰相权力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东南地区,吴郡“父笃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儒服而行,莫不耻焉”。江西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福建居民更是“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的推行B.书院教育的完善
C.印刷技术的进步D.等级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定期回驻京师。通常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防止地方动乱的发生B.削弱了国家对军队的控制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7 . 宋代虽然人才辈出,但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正所谓“有功者必抑.有权者必夺"。即使偶尔有能人贤者在任,也因议论之多,互相牵制之严,其良谋普策也无法施展,范仲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即是叨证。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藩镇武将的专权B.宰相权力的分制
C.重文抑武的国策D.君主专制的加强
8 . 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由此可见,通判的设立(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升了行政效率
C.缓和了阶级矛盾D.巩固了君主专制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9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58次组卷 | 49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宋朝文臣武将的权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漫画反映出宋朝
A.实行崇武抑文政策B.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