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家程颐就将“百年无内乱”列为宋代“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

——朱熹《河南程氏遗书》卷15

与程颐大致同时的邵雍在临死前写下:“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卷18、卷20

材料二   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穆斯林商人和水手从事贸易的积极性,也加速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结合所学,指出宋代为除“内乱”、致“太平”所作的地方收权设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及“推陈出新”后的儒学内容。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B.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C.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D.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坚持“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  )
A.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教训
B.契丹族对中原形成的严重威胁
C.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
D.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4 . 西门庆接口说:“儿,你长大来,还挣个文官。不要学你家老子,做个西班(武将)出身,虽有兴头,却没十分尊重。”西门庆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5 . 宋初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代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分化事权B.扩大科举C.加强专制D.强干弱枝
6 .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局面……由不断的兵变产生出来的王室,终于觉悟军人操政之危势,遂有所谓,杯酒释兵权,……把各将官的兵权削了,武臣不再带兵,自然也不准再管地方民政。”这说明宋初
A.提高军队战斗力是其政策重心B.力图革除唐末以来的藩镇积弊
C.出现了冗兵和冗费的严重弊端D.加强了对各级武将的监督管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题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君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作为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宋太祖曾对臣僚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的原因。
10 . “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A.防范武将专权B.有效分权制衡
C.加强君主专制D.优化基层管理
2020-08-03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