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
2023-07-01更新 | 492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末以来)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然则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故曰措置之势使然者,以此也。

——摘编自《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摘编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材料三   在宋代,各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宋代各路四监司为中央派到地方,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末政治危机的表现,并归纳宋代统治者采取的相应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4 . 宋仁宗时,宰相杜衍对皇帝私自发下的“手诏”,一概不予放行,“每积至十数,则连封而面还之”,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称赞他“助我多矣”。据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有所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制约
C.分权原则得到贯彻D.中枢决策权力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朝中央派文官任知州,在州一级设通判,通判与知州共议政务、同署文书。这一做法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分散宰相权力C.解决财政危机D.加强中央集权
2023-02-20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
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2023-02-18更新 | 373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7 . 五代时期,节度使通常兼任治所所在州的行政长官,还可自行任命州县官吏。宋太祖时,由中央派遣文官任知州、知县等职。这一调整(     
A.导致北宋积贫积弱B.削弱了科举取仕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加强对地方控制
2023-02-09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地,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将领不随军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时期,在都督、刺史等正官升迁或有故暂缺之际,往往临时派员代理,主持州、府之务,即通常所谓的“知州府事”。宋朝建立后,“凡诸郡入版图,率命朝臣出守,曰权知(暂代)州事”。行之既久,大藩镇多授文臣,乃始尽正其衔,明曰知某府、某军州事也。唐宋时期,知州制逐步取代刺史制反映出(       
A.地方自主权力的扩大B.藩镇割据基础的根除
C.中央政府权威的加强D.科举选官条件的放宽
2023-02-05更新 | 17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尚品书院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宋朝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在政事堂同议政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宰相权力C.解决财政危机D.缓解边防压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