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肯,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爆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材料二中作者对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2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
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
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材料二与材料三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有何不同?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但权力的集中又容易导致专制,以近代美国和英国政体为例,简要说明他们分别是如何达到中央集权,又避免了专制的。
5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622次组卷 | 113卷引用: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2次组卷 | 6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
C.明朝废丞相制度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