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2 . 宋代陈亮《上孝宗书》说:“五代之际,兵财之柄倒持于下,艺祖(赵匡胤)束之于上,以定祸乱。”赵匡胤将地方财权“束之于上”的表现是
A.设置转运使
B.收地方精兵充实禁军
C.实行行省制度
D.派文人担任地方长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2019-06-03更新 | 1066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2019-05-10更新 | 97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主要是着眼于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便于保卫皇室
D.防止军事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2019-04-05更新 | 169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2019-03-27更新 | 138次组卷 | 5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央最高机美,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者。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和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率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三者之中,又以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凡军国大事,中书含人得先各陈所见,谓之“五花判事”,而中书侍郎、中书今审定之。

——钱穆《国史大纲(上)》

材料二   

宋初开规定,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管民政和兵政;同时,在殿上分班奏事,所言各不相知。皇帝赖此“以闻异同”,可以掌提更多的情况,获得更多的信息。至仁家时,二府除各自独奏外,还一起合奏有关边防之事。

——朱璃熙《中国通史·宋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央政府三省的主要职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中枢机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