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1074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朝廷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下列有关宋代通判这一官职说法正确的是(     
A.为地方各路最高长官B.统管地方的财政
C.负责各州赋税的收缴D.与知州彼此制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杜绝了地方叛乱D.导致了财政危机
3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地,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将领不随军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4 . 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绘制思维导图。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如下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应依次填入(     
A.实行更戍法、“积弱”局面、保甲法与征兵制B.崇文抑武、“积贫”局面、保马法与保甲法
C.派文官设通判、“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制D.二府三司制、“积弱”局面、市易法与均输法
5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赵天麟奏议:“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政治稳定)之形矣”。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怀柔、笼络的意思)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

——摘引自《历代名臣奏议》及《元史·地理志一》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三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实行过哪些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4)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2023-01-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北宋的治国特点是(     
A.无为而治B.守内虚外C.藩镇割据D.崇文抑武
2023-01-04更新 | 129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封建时代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汉武帝元朔二年,梁王、城阳王提出:愿分部分国土与其弟。武帝立即批准,并下诏诸侯王分与之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诏令的实行,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三: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来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防范纤悉的小心与牵制,一方面使这一朝代政治上步履蹒跚,因而难免因循之讥;另一方面,却也出于对防弊的重视,使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且调整变革不断,渗透出务实与创新的精神。

——摘编自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大一统"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特点及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的表现,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至是,虽两河之雄,并起于世,亦将束手听命,求制于文墨之吏,而无所容辞”。这些措施虽有效防止了内乱,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但给北宋的政治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那就是(       
A.边疆危机不断,军队战斗力低下B.制度过于僵化,削弱了中央集权
C.地方权利受限,限制了地方的发展D.文官高于武将,导致矛盾不可调和
2022-11-21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文学上,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都市娱乐文化非常发达。

——摘编自《宋时明月照今世》

材料二   宋朝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

——摘编自吴钩《生活在宋朝》

材料三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朝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朝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朝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朝领导地位确立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
2022-11-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宋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的政策,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待遇;所谓职,为文官荣誉头衔;所谓差遣也称执事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一般是临时性的。宋朝此举意在(     
A.扩大统治基础B.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