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北宋名将王韶在《平戎策》中说:“以钱粮茶彩或以羌人所嗜之物,与之贸易田土。田土既多,即招置弓箭手,入耕出战。”后来北宋经略西北基本采纳王韶的意见。这些做法(     
A.旨在发展本国商品经济B.有利于西北边疆的稳固
C.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 . 如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注:白色为禁军人数,黑色为军队总数)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A.打破了宋辽的军事平衡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D.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北宋】苏洵《六国论》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西夏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说明辽、西夏与北宋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的。
(2)材料三中苏洵的论述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
2022-08-28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4 .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宋高宗称:“和议已成,军备尤不可弛。宜于沿江筑堡驻兵,令军中自为营田,则敛不及民,而军食常足,可以久也。”据此可知,南宋实施营田制意在(     
A.减轻朝廷负担B.提升官兵素养
C.恢复农业生产D.缓和民族矛盾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宋初赵普在给宋太宗的奏折中有:“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观点作研究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字数在280—300之间)
2022-09-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一材料主要反映了(     
A.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背景B.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背景
C.王安石主持全面变法的背景D.南宋政权偏安于江南的原因
7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禁军人数军队总数
A.加剧了宋辽间军事冲突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8 . 地名背后的历史奥秘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地名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中四幅地图反映的时代进行时序排列: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填写字母

材料二:北京地名沿革表(如下表,据戴均良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整理归纳)

朝代北京当时名称
幽州
南京幽都府
中都大兴府
①_____
②_____1368年,改名北平府,1403年改名京师(北京)顺天府
(2)完成表格中两处填空。
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释名》曰:“幽州在北,幽昧(昏暗不明)之地,故曰‘幽’。”……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幽州。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3)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了北宋初年全国政区建置情况和历史变化,却对于材料二中五代十国时期辽朝对北京的地名变更和行政级别升格只字未提,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出作者怎样的心态?
(4)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从作者立场意图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对北京地名的处理?
2023-0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地方州县财政经常入不敷出,中央只能默许州县政府超越制度许可范围去开辟税源。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衰败导致税源枯竭B.边患加重地方财政压力
C.养兵政策造成财政恶化D.体制运行影响财政收支
10 . 如表为宋代军队数量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总额禁军(京师附近)厢军(诸州之镇兵)
太祖开宝(968—976年)37.819.318.5
太宗至道(995—997年)66.635.830.8
真宗天禧(1017—1021年)91.243.248
仁宗庆历(1041—1048年)125.982.643.3
A.“三冗两积”局面的加剧B.边防危机刺激兵力扩张
C.守内虚外政策受到冲击D.变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