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宋代实行募兵制,兵士及其家属的粮食消费均由官府供给。但是,军队驻扎地的租赋,“不足以供兵费,屯兵营田岁入无几”,调用民力运粮又过于扰民。于是,政府允许商人介入国家边疆军粮贮与运输。由此可知,宋代军粮的消费(       
A.加重人民赋税负担B.造成财政压力
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D.提高商人地位
2024-02-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辽、南宋、金B.金、辽、北宋
C.西夏、北宋、辽D.金、西夏、南宋
3 . 北宋初期,政府严格禁止兵书的印制流传。神宗时期诏命国子监校订《孙子兵法》等七种古代兵书并编为《武经七书》,印制发放给军队学习。这种变化说明北宋(     
A.印刷技术的进步B.边疆形势的严峻
C.文化教育的发展D.治国思想的转变
4 . 北宋与辽相互征战,未有结果,双方最终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议
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②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③为宋辽之间的经济往来创造了条件④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5 .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
2023-12-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北宋一名低品级官员撰文追记先祖以“义”感动来犯者、以钱财却敌,“一言拒寇”来保全家乡之举,元祐(北宋后期哲宗年号)年间,官居宰相、副宰相的十余位显贵为该文作题跋,这最有可能是因为该文
A.宣扬了程朱理学B.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表达了市民诉求D.迎合了朝廷边防政策
7 . 下图为某一时期的形势图。该时期是(     
A.战国时期B.东晋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
2023-02-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8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
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B.民族交融大为增强,完成封建化过程
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2024-01-24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吴晓波提到,赵匡胤当初统一中原之后面对北方的辽国,他认为与北方打一仗所要消耗的钱粮很巨大,而如果以“送礼”的方式换得双方之间的和平,那送出去的“礼物”只是国家财富的九牛一毛。这可以用来证明北宋
A.拥有重文轻武的传统B.强干弱枝导致的后果
C.钱财换和平的可取性D.积贫积弱局面的渊源
2021-11-16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华大星晖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A.北宋时财政人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外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主要因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