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盖社会商业情况之盛衰,不必与商人所得利润之高低为正比。故宋以下社会一般商业虽转盛,而资本集中之趋势日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重商主义的传播B.商税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C.儒家思想的影响D.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4-05-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岳珂《桯史》卷二记载,一位富翁对想发财的穷书生说:“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穷书生请教五贼是什么,富翁说:“即世间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抛弃重农抑商的政策B.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
C.儒家传统义利观回归D.理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4 . 元代以前,书院的山长是民间人士,私人聚众讲学。元代时,由政府任命山长,并委派“直学”掌管书院财政,书院的学生经“守令举荐”“台宪考核”后,可“用为教官,或取为吏属”。这些现象体现出元代(     
A.教育体制的创新B.书院的官学化趋势
C.书院功能的改变D.文化思想发展繁荣
2023-08-29更新 | 40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元代的三国戏中增加了很多有才之士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故事。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中张飞的唱词:“少不的一事无成两鬓斑,恁时节后悔晚。”《醉思乡王粲登楼》中王粲的唱词:“男儿自有冲天志,不信书生一世贫。”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B.儒学始终受高度重视
C.市民文化的日益流行D.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宋代有着强烈的保富意识,重视富裕起来的商人阶层。……宋代政府改变唐代限制贸易的做法,鼓励商业发展,打破唐代“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使商人获得了从政的权利。政府还制定法律,对勒索商人的官吏进行惩罚。“诸商舶兴贩已经抽解与免两州商税外,其余合收税,场务不即检税若收纳力胜钱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轻者徒一年。”宋代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造就了中国古代商人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李华遷等《宋代社会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人口南迁的表现,并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治理上的新变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打破了唐代以来的坊市制度,经商的时间限制也被取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商业者成为城市中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城市的文化也受到冲击,呈现出多元性、丰富性,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改变,追求实际、逐利求富的价值观逐渐形成,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商人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兴的市民阶层对休闲娱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种娱乐场所呈现出兴盛的趋势。北宋中期,瓦子已相当盛行,汴京城内有50多家瓦子,茶坊也遍布城中,这为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场所。

——摘编自况鹏《宋代商品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

——摘编自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城市相比,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呈现的新特征,并分析其对西欧历史演进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辽宋夏金时期,主要少数民族都模仿汉字自行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下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B.汉字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D.少数民族审美呈现世俗化趋势
2022-08-24更新 | 460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熙宁变法禁止民间酿酒,并设立官酒库卖酒。各级官府从民间选取有才艺之女子加入乐籍,成为官妓。官酒库于城内设酒肆并命官妓坐肆作乐引诱民众饮酒,设法卖酒。在一般的酒楼,为客人歌唱侑觞的则是自由的民间私妓。材料表明宋代(     

A.酒业富于娱乐的特色B.官营工商业占据主导
C.文化世俗化趋势明显D.政府为谋利重视商业
2023-05-16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唐以后的总的趋势是向平民社会发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突出世俗性、合理性、平民性。对整个宋明理学的评价应当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进行,它是配合、适应了社会变迁而产生的整个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当然,思想的发展也有历史的渊源。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心性见于《孟子》,天理人欲出于《礼记》,这些经典的问题经过理学家们的不同诠释赋予了新的意义。

——摘编自陈来《宋明理学》

材料二   王阳明所处的明代中叶,社会处在动荡之中。统治阶级面临着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道德危机。科举作为选拔经邦治国人才的制度日益僵化,官僚士大夫和一般知识分子都信奉程朱理学,治学偏重格物致知。王阳明感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情况,他从各种经历中深刻体会到,要救深陷危机的明王朝,单靠镇压是不行的。要从思想上消除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意识,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一味地强调知行为两件事,过分割裂了知行的关系,导致不能将道德知识付诸道德实践的情况。“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和行并作一件事,将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以便消除以前程朱学派一味强调知先行后而带来的知行脱节的情况。

——摘编自刘子旻《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有什么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出现的原因,并分析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