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22-23高一上·上海·期中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儒学流变,有若干重要时间节点。将下列选项,填入上图中空格处。
A.董仲舒。B.格物致知。C.儒学独尊。D.东周。 E.宋代朱熹。F.未成显学。
(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骗子将入于井,皆有忧惕恻隐之心”,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3)历史小论文“儒学流变”的某段落出现“家国同构”“忠君孝亲”“援礼入法”“仁义礼”等关键词,那么其写作的视角最有可能是
A.时代背景            B.主要阶段            C.核心主张            D.重大影响
(4)“有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你认为“孔子的路”有没有时代价值?简要说明理由。
2022-10-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1
2 . 经济格局

中国历来疆域辽阔,南北经济也基于不同的自然、历史环境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又互有联系的经济格局。


(1)以下是描写某朝经济情况的文献,请将文献序号填入表格(多选填字母)

A.当时临安之民,复私置便钱会子(纸币)。—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B.苏湖熟,天下足。—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

C.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周辉:《清波杂志》

D.京师(东京),天下富商大贾所聚。—丁特起:《靖康纪闻》

E.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范成大:《骖鸾录》

1.农业
2.商业
3.手工业

(2)根据这些文献的内容,你认为它们描述的是什么朝代的经济情况?请简述你的理由。
针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孔季恭等传》

材料三: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北方占其八……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南北各占五道……北宋分天下为十五路,北方五路……南方十路。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3)有学生认为从以上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生产技术的变化”与“人口分布的变化”,进而可以从中推导出“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变”。你从材料中看出技术与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又能体现出经济格局的什么重大转变?

(4)历史上,两宋政权对外都以软弱无力著称,特别是靖康之耻后,时人都认为宋代会就此灭亡。然而南宋小朝廷又坚持了152年,甚至在独自面对蒙古军队时,南宋也坚持了40余年才灭亡。这其中除了军事与政局的因素,也与地理、经济和人口因素有关。请你根据地图和之前小题的材料,谈谈上述因素对南宋政权延续所产生的影响。
2022-03-06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政局动荡,军阀割据严重
4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学史笔记,据此推测他学习的内容涉及的朝代是
A.西周B.西汉C.唐朝D.宋朝
2021-04-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元时期经济领域的突出现象是
A.土地兼并严重B.经济重心南移
C.边境贸易繁荣D.开设工场生产
6 . 在中国轮廓图上标注下列图片描述的地理或史事发生地的大致位置(填写数字)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   _____
2021-04-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推动宋元时期文学体裁推陈出新的主要动力是
A.印刷技术提高B.海外贸易发达
C.榷场贸易活跃D.城市经济繁荣
8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此论应出自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2021-04-22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文献的最初稿本使用的是本民族最古老语言记录。其使用的书写文字是
A.西夏文B.八思巴文C.契丹小字D.畏兀体蒙古文
10 . 就“儒学的演变及其传播”的主题,将下列关键史实与其相应时间配伍。(将代表相应时间段的字母填入括号中)

①儒学初创的源头(     )②孔孟之道(     )③辐射日本(     )④经学(     )⑤理学(     
2020-12-26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