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D.经世致用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B.商品经济促进教育世俗化
C.书院地位的提高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2023-11-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据统计,货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这反映出北宋(     
A.金属冶铸业发达B.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
C.海外贸易的繁荣D.区域性商人群体发展
2023-11-23更新 | 15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经济重心南移是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巨大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材料二   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不是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北人南移,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更是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加速了南方的开发……自从十世纪后,北方屡次遭到践踏,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北宋南渡,它标志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我国经济中心也完成了南移这一过渡……高宗即位初年,南宋就开始采用“免耕牛税”的办法,来奖励农民归田,同时还进行了军屯、民屯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南方农业获得了大发展。

——王松苗《关于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三   (北宋)自进士科一并之后,榜出多是南人预选,北人预者极少。自哲庙(宋哲宗)以后,立齐、鲁、河朔五路之制,凡是北人皆别考,然后取人南北始均。

——马端临《文献通考》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并分析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中国北方与南方历代人才比重变化趋势图。该趋势(     

A.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B.反映了文化轴心与政治中心趋同
C.表明人才比重失衡贯穿始终D.体现了南方文化知识普及程度高
6 . 与以前王朝不一样的是,宋都开封所有的城市定居者,包括官员、商人、贸易者、工匠、手艺人,都能在城里自由定居,在他们买得起的地方建造房屋。这说明北宋(     
A.城市管理水平较低B.传统社会结构颠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是《西游记》的雏型,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     
A.民众娱乐活动丰富多彩B.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C.通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工商业资产阶级兴起
2023-11-15更新 | 41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陆九渊发挥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点,提出“心即理”,万物皆自心发。朱熹则从吸收佛家“体用合一”观点的途径,提出“性即理”,万物皆是理的体现,人心只是其一。二者的思想(     
A.均是主观唯心主义B.体现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认为事物根源是理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其中不包括(     
A.门第观念淡化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工商业者地位尊贵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洋政策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北宋政府禁止在海上与辽、金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质流动,设立专门针对辽的海防机制。宋代将外商贸易纳入系统的市舶管理体制之下,实行抽解和博买,并允许和鼓励本国民众从事海洋经济活动,宋代海洋政策表现出极强的利益取向,中原王朝中第一次以财政的眼光看待海上贸易,沿海地区商业出现兴盛的局面,与海上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和商品性农业大兴。宋代海船逐渐采用水密隔舱等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抗沉性。海陆联结之地的居民被编为特殊的户籍-船户与渔产。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洋政策新变及其国内效应》

材料二   下表示意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海洋政策演变情况

时间

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舶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永乐

“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洋政策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国内效应”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海洋政策的历史趋向。综上所述,谈谈宋代以来海洋政策对当代的启示。
2023-11-13更新 | 12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届高三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