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碰碰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来,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往往于要冲设镇,派遣心腹主持镇务,插手地方政治,从事商业经营。两宋之时,既裁撤旧镇,也建置新镇:盖因诸镇“人烟繁盛”“居民不雷数千家”,镇的主要官员由镇将逐渐变为监镇、巡检等。监镇负总责,巡检管治安,还有专门的监酒、监盐等掌税收。熙宁四年(1071),神宗下诏,“勾画天下州、府、军、监、县、镇地图”

——据于云汉《宋代“镇”的废与置》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镇在宋代的变化,并指出其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相比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2024-05-01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钟鼓楼分为宫城钟鼓楼与都城钟鼓楼。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钟、鼓成为皇家宫城的报时装置,钟、鼓声作为夜禁的时间信号,兼有对火灾、盗匪、战争的预警功能。从隋代开始,宫城中出现单独修建的钟楼或鼓楼,唐代中后期形成将钟、鼓声响准时配合使用的“晨钟暮鼓”报时制度;至宋金时期,宫城中已有钟楼、鼓楼的对设布局。两宋时期报时建筑上承唐代宫城报时的核心特质,下启元代都城报时的重大突破。至元代,都城中产生在鼓楼之外建造钟楼的需要,钟鼓楼开始脱离衙署而出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并开启民用报时。明清时代最终形成各府、州、县普遍成对兴建或修葺钟鼓楼的国家制度,如北京、南京、西安、张掖等城市,钟楼或鼓楼均是府州县城的中心建筑。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后,传教士开始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大量建置装有大自鸣钟的西式钟楼。上海最能反映西式钟楼在华嬗变历程。大自鸣钟多被装置在与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官方机构紧密关联的建筑顶部。民众聆听规律的钟声数量或凝视钟面数字即可感知时间。这些西式钟楼成为统一和指挥沪市时间生活重要的建筑装置。电报技术的迅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界时的配合使用,不仅促成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变,还将晚清中国纳入全球时空重组的序列。

材料三   为了方便规划全国时间,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该划分之下,有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有两个时区。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原本的中原时间也调整为陇蜀时区。1949107日,中国采用东八区时的“北京时间”诞生。111日,北京时间正式在官方场合使用,从此迅速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

——摘编自封磊《从钟鼓楼到标准钟:近代中国城市公共报时装置之嬗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钟鼓楼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后,促进西式钟楼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时间规划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生活在南宋的陆游经常提到村落的乡村集市,无论是“陈让堰小市”,还是梅市、柯桥兰亭、平水等那些规模明显较大的村落,差不多都有市集。他兴致勃勃地记录集市上的人们,有卖红果的山童、卖樵柴的山客、卖冷粉的小担、卖鱼的渔夫……呈现出绵延千年的烟火气。以上现象主要得益于当时(     
A.政府放任商业的发展B.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C.商品经济发达D.人们经商意识观念的增强
2024-04-07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北宋士大夫表现出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从赵普的屡次谏言到王安石变法,无不反映出宋代士人为维护封建政权而作出的最大努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当时士人中也不是个别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B.儒学倡导承担社会责任
C.三教合一潮流的发展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024-03-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计。农家子弟金榜题名者不乏其人, “三岁能言诗”、“七岁能成诵”的神童也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融合
B.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理学的兴起,儒家士人积极投身于基层教化
D.南宋政治中心在南方,南北文化的交流
2024-03-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他们的研究报告中出现了“瓦子”“蹴鞠”“勾栏”“杂剧”等关键词。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时期为(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024-02-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开元二十五年田令:“凡卖买(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若无文牒辄买卖,财没不追,地还本主。”而到了南宋时期“人户交易,当先凭牙家索取阄书(确定双方产权的析产书)砧基(记载土地的田形丘段、亩步四至的簿册),指出邱段围号,就问现佃人,有无界至交加,典卖重叠。”据此推断,宋朝(     
A.农民人身自由扩大B.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兴起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2024-02-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表为元代科举制相关史实。据表可知,元代(     
对象考试流程考试内容
蒙古人
色目人
第一场:经问五条
第二场:策一道(五百字以上)
《朱氏章句集注》
汉人
南人
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
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
第三场:策一道(一千字以上)
A.理学仍为官方正统B.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C.官员选拔程序繁琐D.统治基础得到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吕氏乡约》传授张载学说,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这体现了(     
A.约律合流,贯彻圣谕B.民间自治,注重教化
C.儒法并用,礼法合治D.律例合编,引导民俗
2024-01-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宋元时期,通俗性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出现了大量面向市井百姓的艺术形式,如皮影戏、元杂剧及说书演出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当时(     
A.儒学已非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大力支持
C.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01-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