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 道试题
1 . 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往往影响城市的兴衰。北宋都城东京,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下列关于北宋东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财赋经海运航线北运至东京B.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C.临街商铺中有青花瓷在售卖D.交子成为市场交易的主币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元政府征调的粮食,主要是产于江南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而元大都“去江南极远”,因此在粮食、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都是仰仗于江南。早在元代初年,由于战争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元代统治者就开始考虑南粮北调的问题了,持续地实施多项工程。

——整理自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成为“交流纽带”的表现,并写出宋元时期的主要外贸港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格局的角度简析元朝“南粮北调”的原因,并指出元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实施的“多项工程”。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3 . 宋代以来行商者走街串巷。据南宋《梦梁录》记载,“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清朝也有街头吆喝的叫卖词:“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这表明宋代以来(     
A.市民文学蓬勃发展B.商品经济繁荣C.城市娱乐活动盛行D.具有品牌意识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述及古代南方经济,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了“楚越之地……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的记载;沈约在《宋书》中则描述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变化反映了(     
A.汉代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越北方B.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成就突出
C.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宋代已经完成南移D.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缺乏延续性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县城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史志载:宋朝“福州长溪民,为赘婿海上人家,以渔为业。其母思而往见之,民殊不乐……少顷,民还之门,闻母语声,急藏鱼于舍后。复诳其母,且告之曰今日风恶,不获一鳞。母遂去。”这反映出当时(       
A.沿海地区渔业发展高度繁荣B.民众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
C.封建伦理受到商品经济冲击D.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生活的控制
7日内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是宋代的重要发明——攻城头车,其结构设计、制造技术和作业方式集合了攻守城兵械的大成,体现了宋代工、农、兵等纯粹科学中大型半机械化器械设计的一般原理和造物思想,并作为“武备典型”写入了《武经总要》。这(     

A.反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了总结阶段B.体现了民营手工业制造技术精湛
C.说明崇武抑文思想推动了军事发展D.透视了独具时代特色的工匠精神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4·陕西榆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为两汉以来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注:“+”“一”为后一朝代比前一朝代增减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两宋时期(     

A.农业经济的衰退B.传统耕作方式急需转型
C.商税为主要财源D.国家政局影响农业发展
8 . 梁方仲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载:“江南东路,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每平方公里口数249(人),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增至27.9(人);两浙路,崇宁元年为30.7(人),至嘉定十年增至32.9(人)……如果换算成百分比,一百余年中人口密度江南东路净增12%,两浙路净增7%。”出现这一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王安石变法B.“苏湖熟,天下足”
C.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2024-05-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无论是儒、道、墨,还是释,都认同、传承和合人文精神。不管是天地万物的生生,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的相互关系,还是政治结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审美,都贯通着和合。

——张立文《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

材料二   天下同文,家家户户置程朱之书,人皆知性理之学,教化之道近乎成。

——【朝】李齐贤(1288~1367)《益斋乱稿·第9卷·更张治道》

材料三   圣人千言万语,只要人理会得,故所示不同,所入即一也。且古人各自有入头处。如周子(周敦颐)之主静、程子(程颐程颢)之持敬、朱子(朱熹)之穷理、象山(陆九渊)之易简、……阳明(王守仁)之良知,其言似异而入处不别。

——【日】藤原惺窝(1561~1619)《惺窝答问》

根据材料,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结合理学的形成或传播,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以前,“镇”“市”的内涵与功能存在显著区别。目前,关于镇的设置最早史料见于元琛在北魏道武帝时的一封上书:“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宋代,政府将镇市列入行政建制,位居县城之下。《嘉泰吴兴志·卷10》记载:“诸镇省罢略尽,所以存者特曰监镇,主烟火兼征商。”在宋代存世方志中,多有“市镇”一条,可见宋代“镇市”或“市镇”已成为专用名词。

——根据张倩《宋代“镇”“市”结合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地方政府体制结构,是以设置城乡合治的地域性地方政府为基本构架。从民国初年开始,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地区设置城镇型地方政府——市、镇。完全不同于乡村的城镇型地方政府的出现,导致地方政府体制类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地方政府体制结构的主导类型中形成了城乡分治的格局。

——根据陈小京、伏宁、黄福高《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以前,“镇”“市”的内涵与功能有何区别?宋代“镇”的功能为何发生变化?简述宋代至明清“镇”的发展过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地域性地方政府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4-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