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思想家时空分布统计表   单位:人   

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边疆地区合计
春秋战国至北宋912710119
南宋至明清16731510114
晚凊至近代12510440
合计1081252614273

——摘编自匡亚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思想家在地理分布格局演变上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中国思想家地理分布格局演变的原因。
2023-05-12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是印刷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印书活动,形成了四川、浙江和福建三大刻书中心;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作坊的刻工多至百人;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等。由此可见,宋朝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活字印刷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C.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
2023-05-12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投壶活动,兴起于先秦,集礼仪、娱乐、体育于一体(如图1所示),在宋代盛行全国。司马光专门修改了投壶规则并强调了修改的初衷:“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谓正也;中正,道之根也。”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注重道德教化手段的革新
C.国家文化体育政策开明D.政治理念在社会领域渗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此图可以反映出(     
   
A.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B.江浙土地开发促进了人口大量增加
C.东汉以后南方人才比重持续地增长D.北宋时期南方上缴赋税超过了北方
2023-05-07更新 | 68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变化趋势。图中两宋时期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政策的变化B.政治局势的变化
C.航海技术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5-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并与唐初武则天先后从长安迁都洛阳,北宋则更进一步将京师移向开封,以靠近运河干道。唐宋之际中国古都有一种自西向东迁移的明显态势,这主要缘于(     
A.地理环境影响了国都位置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统治者对运河交通的重视D.北方动乱不断加剧
2023-04-17更新 | 2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969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8 . 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内有大大小小多家茶店,它们分布在热闹的市井街巷中,店里有吹拉弹唱各种服务,是平民百姓们日常歇息、谈事的场所。这表明当时(     
A.经济政策不断调整B.坊市制度被打破
C.人们思想观念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学者李攸《宋朝事实》中引述当时官员奏文:“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由此可推断(     
A.南宋商品经济繁荣B.币制改革成为必要
C.铁钱使用范围广泛D.商品交易数额巨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脱鞍哲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门第观念趋于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民族战争逐渐减少D.治国方略发生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