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时,从皇宫到坊间均以蹴鞠(类似足球运动)为乐。蹴鞠时极力宣扬“和气、信实、礼让”,更有时人赋诗称赞它“智轻体健实堪夸”“善诱众人礼义加”。这说明蹴鞠(  )
A.顺应儒学的复兴的趋势B.迎合市民阶层的需求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D.彰显礼仪与强身观念
2022-05-22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历史试题
2 . 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区域长途贸易开始出现B.航海造船技术进步
C.政治中心开始向东移动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2022-05-20更新 | 169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棉花和棉纺织业

材料一   元明以前中国的主要衣用植物是丝、麻、葛类,明代(大学衍义朴)记载:“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北宋时期,福建、广东一带棉花种植已十分发达,北宋《文昌杂录》称“闽岭以南多种木棉,土人竞植之”。南宋传到江浙一带,元代的江西、江浙等行省都有种植。到了明代棉花已经在北方黄河流域大量种植,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今河南一带)矣”。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破坏了中国家庭手工业,尤以棉纺织手工业最为典型。当英国的棉纺织业进入到机器生产阶段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竞争力便相形见绌。因为洋纱便宜,许多农民购买洋纱代替土纱进行手工织布。1894年,闽粤地区的手纺业“已有如风流云散”,“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洋布在中国的销量也越来越多,缓慢地克服了小生产者的顽强抵抗。洋纱洋布已经逐渐由沿海向边远腹地扩散。19世纪60年代,洋纱在中国土布生产中的使用率只占0.56%,90年代上升到18.94%。洋布在中国年用布总量中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3.2%上升到90年代的13.39%。

——摘编自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棉花引种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并评价晚清时期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变化。
2022-04-29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靖康之乱后的北方人口南迁是我国三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浪潮之一,且它的规模最大,距近现代时间较短,对近现代中国的族群分布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文化上看,该观点的依据应包括
A.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B.促成了客家文化的形成
C.南方开始受中原文化熏陶D.实现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5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6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元代,出现了"江东木棉(棉花)树,移向淮南去"的情景;西瓜起初在"北方种者甚乡",元统一后"南江、淮、闽、广、浙,间亦效种"。这反映了,元代
A.经济重心南移明显B.区域性农业种植形成
C.南北经济联系加强D.小农经济独立性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而每个勾栏的演出,是从早上一直演到晚上,从春天演到冬天,“全年不歇”的。该文献所记载的现象
A.表明我国古代的戏剧走向了成熟B.体现了宋代城乡百姓业余生活多彩
C.与北宋时社会经济的繁荣相适应D.反映了宋代中央集权对文艺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的活字用胶泥刻制,“火烧令坚”后用于印刷。有人认为普通黏土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书,但经中国科技大学的模拟实验证明黏土制字入炉经高温焙烧,成品坚固适用,印样字迹清楚。由此可见
A.文献资料时代久远不具史料价值B.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因而可信
C.时代变迁会影响史料价值的判断D.多种方法互证可甄别史料信度
2022-01-21更新 | 339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6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时期人们的择偶观念不再关心祖先名望,而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被时人概括为“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出当时
A.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结束B.美洲新作物输入推动经济发展
C.程朱理学受到官方的尊崇D.社会的门第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2022-01-10更新 | 60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