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17-08-04更新 | 4078次组卷 | 7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08-04更新 | 3205次组卷 | 8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2016-12-12更新 | 214次组卷 | 38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最先为中国的巫师所知,他们用一个按北斗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该项发明造成的影响有
A.推动地理大发现B.利于思想解放C.推动武器变革D.革新农耕技术
5 .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2016-11-27更新 | 2210次组卷 | 65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记载:“耆卿(柳永)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材料反映了
A.文人生活腐朽化
B.文学作品世俗化
C.文学作品商品化
D.市民阶层扩大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临安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阅读《三国演义》的文人
B.穿着棉布的市民
C.吟唱京剧的艺人
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8 .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
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9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2016-11-27更新 | 129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7届甘肃省通渭县二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2016-11-27更新 | 4402次组卷 | 9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