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学校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       宋代的官学

国子学和太学

国子学

宋代最高学府,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太学

中央官学的主体,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庶人之俊秀者

专科性质的学校

武学

专门培养军事人才,恩荫子弟和平民应试合格即可入学

律学

专门培养法律人才,朝廷命官或举人可以入学

医学

培养中医人才

算学

培养算学人才,朝廷命官和庶人可以入学

书学

培养书法人才,入学资格无明确限制

画学

培养绘画人才,入学资格无明确限制

贵胄子弟学校

宗学

为赵室宗室子孙设立的学校,八到十四岁入学

内小学

专为贵胄子弟中的儿童设立,专选十岁以下资质优异的宗室子弟入学

国立小学

政府设立并管辖的普通小学

特殊性质的学校

临时性教育机关,凡赴京应试士子和落第举人均可入馆听学

州县学

各州县设立,中央委派学官和教授,优秀者可升入中央太学

——摘编自游彪著《追宋》

材料二   明初学校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社学

明初,民间自立社学,延师儒以教子弟,有司不得干预

府、州、县学

明初,各府、州、县皆设学校。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各一人,为教官之长。生员在学专治一经,但不能直接做官,必须参加科举考试,或是经过岁贡进入国子监,才可能有做官的机会

国学

国子监学生通称监生,其中品官勋戚子弟为官生,地方保举民间俊秀及府州县岁贡生员为贡生。国子监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每季度都有考试,考试及格即可授官

——摘编自王天有著《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宋代官学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和明代教育体系发展与完备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宋理学大儒朱熹,一生致力于讲学、授徒、著述颇丰。在其著作中,儿童启蒙读物较多,如《论语训蒙口义学》《四书集注》等。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此后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材料表明(     
A.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B.宋代儒学向基层渗透
C.理学重点研究儿重启蒙D.宋代官方对教育重视
2022-11-17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元代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适合市井演唱需要。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B.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
C.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更是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科举制在两宋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选拔官员公平公正
C.北方民族压迫严重D.儒学信仰基础动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经济。

材料一   (东京)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铩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摘编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指出,“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与前朝相比,宋代不仅有完善的征税管理机构、遍布全国的征税网点,而且形成了完善的商税法律体系;宋朝政府设立非常多的经济部门参与市场管理,包括市舶司、盐井监、酒务(酿酒厂)造船务、纺织院、染院、磨坊、茶磨等,具有金融功能的经济部门就有榷货务、便钱务、交子务、市易务、检校库、抵当所等。

——摘编自王红雷《宋代商税征收管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在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职能方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 . 宋人梅尧臣在其诗中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箭经箱为盗囊,津头更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却来城中谈孔品,言语便欲非尧”。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
A.宋代的专制统治已经瓦解B.宋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威胁D.宋朝的营商环境完全放松
7 . 宋代瓷器较前代更加丰富,有碗、盘、碟、洗、盏、托、瓶、壶、罐、钵、尊、盆、渣斗、炉、枕等。工匠们利用粗细、横直、长短、弯曲不同的外部轮廓线,组合成不同形体,它们有的匀称秀美,有的轻盈俏丽。这反映出宋代瓷器
A.生产工序较复杂B.主要服务于下层民众
C.商品化程度较高D.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
2021-07-20更新 | 4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   (南宋)北地称真定府最为繁华富庶,有南人北游归而言曰:“曾不及吴城(即苏州)十之二一。”他州城郭,更荒凉不足取。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至南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10 . 史料记载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富民发行交子“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据此可知,当时的交子
A.已经具有纸币的性质B.是由官方发行予以担保
C.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D.促进该地商品贸易发展
2020-10-06更新 | 466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