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有学者分析,宋高宗时期,外贸船舶出海时必须出示由当地市舶司开具的公凭(出海许可证),并进行“抽解”(收缴部分货物充税款)。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据此可知(     
A.商业税成为南宋主要财政收入B.南宋海外贸易繁荣
C.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开始形成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在南宋瓦解
2023-08-29更新 | 23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七)
2 .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后期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比重不足1/3,20万户以上的州府有11处;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超过2/3,20万户以上的州府有44处。这一现象说明(     
A.南方部分集镇吸引大量人口B.北方逐渐丧失政治中心地位
C.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在形成D.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
2023-08-29更新 | 28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六)
3 . 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并于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元朝大运河的说法有误的是(     
A.以洛阳为中心B.全长近1800千米
C.改变了隋唐迂回曲折的路线D.通惠河直达当时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2023-08-29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吉州地区匣钵(烧制陶瓷的一种耐火容器,可防止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瓷器)制造业规模较大,并专供吉州窑使用。这些匣钵的外沿或底部常刻有姓氏或名别,如“万”“张”“曾”“朱”“日”“小”等。由此可推知,当时(     
A.家庭手工业作坊技艺高超B.金属冶炼业的发展
C.陶瓷业对质量的要求较高D.匣钵制造分工细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宋代理学讨论的重要范畴表。由此可知,理学体现了(     
论“心”心量广大,藏往知来;人心、道心之别
论“气”天气地质,气以成形
论“理”事外无理,事理交融
论“功夫”格物致知,渐修顿悟
论宇宙无极太极,阴阳动静,万物化生
A.中华文化丰富的理论内涵B.儒学为现实服务的特点
C.中华文化具有很强包容性D.中华文化追求家国情怀
2023-08-2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6 . 元朝时江浙行省每岁税粮4494783石,位居诸省之首,约占全国岁入粮数的37.1%。其中平江地区南宋时岁粮仅28万石,元朝时则高达88万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租庸调制的实施B.高产作物的传播
C.农业经济的发展D.商品经济的繁荣
7 .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所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今民无以为生,去为商贾,事势当尔”。《梦粱录》记载临安“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因此,宋政府不得不将城市中非农业人口定为坊郭户而单独列为户籍。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回顾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以1978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至1978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是市场经济取向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又以195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58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及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时期。1958年到1978年是我国城市化停滞、倒退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98年,城市人口由1.84亿增加到3.79亿。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布局渐趋合理,城市化开始逐渐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军等《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居民成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围绕“新中国的城市化”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写一篇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8 . 《文献通考·钱币考》曰:“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人十六户主之,其后富人费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寇球尝守蜀,乞禁交子。薛田为转运使,议废交子则贸易不便。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诏从其请,置交子务于益州(今四川成都)。”材料表明,宋代“交子”(     
①最初由私人发行,具有民间交易凭证的功能
②为保证地方赋税如数上缴,朝廷置相应机构
③国家收归官办,有利于克服私人发行的弊端
④顺应时代要求,促进四川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宋元两代(960—1368)历时四个世纪,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繁荣期。宋元两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较唐代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下列项中,符合这一历史趋势的是(     
①棉花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内地种植       ②新的民族“回回”得以形成
③汪大渊到达非洲并撰《岛夷志略》   ④造纸术通过海路外传到欧洲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10 . 社会生活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商品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文化娱乐需求的提升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宋代,农业生产的进步和手工业生产的发达,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和城镇的繁荣昌盛,游风日盛,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娱乐业之兴盛,便是实例。当时都市序列中其他城市享乐之习也甚为风行:西京洛阳是当时比较重要的政治城市及文化中心。

——摘编自刑颖《宋代市民演艺活动初探从城市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租界西方娱乐方式的传入(部分)

项目

传入年代

活动方式影响

西方戏剧

19世纪40年代

1860年成立ADC剧团对上海戏曲的改变和舞台的改造产
生深远影响

跳舞

19世纪40年代

1850年举行上海开埠以后第一次舞会成为夜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娱乐活动
形式之一

城市公园

1868年

黄埔公园是游憩的场所,也是上海地区侨民举办周末音乐会的地方上海地区第一座城市公园,不同于
传统的私园

马戏、魔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表演团体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领略了不同于传统戏法的西方经典
的魔术节目

电影

1896年

主要在茶馆、酒楼、溜冰场等场所放映中国最早的放映记录,大众化娱乐
活动形式之一

——摘编自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

材料三   1981—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民娱乐活动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市民娱乐活动多元化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023-08-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