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南宋初年,朝廷允许金、银矿场由“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这一措施(  )
A.激化官营和民营手工业的矛盾B.反映宋代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有利于推动民营矿冶业的发展D.揭示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0-08-27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
A.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B.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
2020-04-18更新 | 74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届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唐代中后期,南方的制瓷、造船、纺织、冶铁业明显占优。北宋时,五大名窑仅有哥窑在南方;都城汴梁的锦院、河北定州的刻丝技术代表着当时丝织业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北宋时
A.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
B.手工业经济分布南北差距缩小
C.民营手工业渐成为主导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发生逆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地出土一件白瓷盛酒器,器身铭有儒家的哲理箴言“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根据史实判断,这件瓷器的制作年代可能是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6 . 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2019-06-08更新 | 6849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9年北京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7 .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
2019-01-30更新 | 9039次组卷 | 16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019-01-30更新 | 3857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9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2019-01-30更新 | 2608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宁夏区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2019-01-30更新 | 2444次组卷 | 37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