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宋代有着强烈的保富意识,重视富裕起来的商人阶层。……宋代政府改变唐代限制贸易的做法,鼓励商业发展,打破唐代“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使商人获得了从政的权利。政府还制定法律,对勒索商人的官吏进行惩罚。“诸商舶兴贩已经抽解与免两州商税外,其余合收税,场务不即检税若收纳力胜钱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轻者徒一年。”宋代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造就了中国古代商人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李华遷等《宋代社会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次人口南迁的表现,并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治理上的新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材料二   江南经济区不仅完全取代了原先北方经济区具有的地位,而且使得国家的政治中心对它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江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南方地区文化的进步。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江南道也出现了不少,多集中在太湖流域地区。唐朝后期,情况有了变化。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江南经济开发所带来的影响。
2023-11-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拼地可改种棉花、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将扎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径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临安居民中存在着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若连同家眷计算,人数超过四十万人。从事工商业者及家眷达二十万人以上,军士及家眷约三十余万。此外遥有农民、僧道及小贩、苦力、脚夫、娼妓、扒手、小偷等市井小民。

——改写自徐吉君《南宋都城临安》

材料二南宋临安户口蕃盛,从事商业活动者较前增加十倍。其中团行如鱼行、猪行、米市、桑市、青果团、柑子团不下二十二;工役如碾玉作、泥水作、裁缝作等不下二十二;开铺经营面食乾果等种类繁多,各行各业争相做买卖。

——改写自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代经济南移一在于契丹及西夏的威胁,不得不发展南方;二在于南方自中唐以来生产蓬勃,水利兴修,漕运量扩大,茶果业开拓,手工、造船等各业兴旺。

——改写自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临安繁盛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6 . “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