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仁宗朝13榜状元有12人出身平民家庭,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登科录载三代仕履完整的进士570人,其中三代不仕307人,父亲有仕139人,且其官职多属低品,从九品有半数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科举制度(     
A.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变动B.杜绝了官宦徇私舞弊
C.仍偏重于家族门第背景D.确保优秀官吏的选拔
2024-04-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据学者统计,五代年间士族出身的官员在整个文职官员中所占比例,后梁为53.1%,后唐为34.8%,后晋为33.3%,后汉为22.5%,后周为20.9%。北宋仁宗一朝13榜13名状元中,有12人出身于平民之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科举制成为选官唯一途径B.门第仍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C.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D.政局动荡影响了人才选拔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宋朝土地政策不抑兼并,地主拥有成片土地,但“若客户流散”,地主的田地也可能荒废。为此“客户”不但起移自便,而且逢年过节地主还会向“客户”道贺随礼。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农村劳动人口的减少B.流民增多影响农业稳定
C.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D.儒家伦理的世俗化特征
2024-01-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尤其是扬州和益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真宗时期,张贵妃的伯父看中状元冯京,声称根据皇帝的意思,想招其为婿,但冯京“不肯就,力辞之”;北宋末年,大臣王黼、张邦昌都想招初入仕途的进士潘良贵为婿,潘良贵“不肯托昏富贵之家”,最终拒绝。这些现象反映出宋代(       
A.大臣希望通过联姻巩固地位B.科举出身者享有较大的权力
C.依靠婚姻结交权贵受到鄙视D.社会传统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6 . 在宋代,许多父母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他们积攒专门的婚嫁费用,同时,在宋人的墓志铭里,能够资助亲朋的子女婚嫁,也是一种大书特书的善行,士大夫所办的义庄里也会拨出专门的款项用于男婚女嫁。这表明宋代(       
A.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已形成B.财力在婚姻习俗中占据重要地位
C.婚姻观念恪守封建伦理道德D.士大夫阶层注重宣传婚姻新风尚
23-24高一上·湖南·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科举制度既承袭了隋唐科举制度的基本内窖,又有自己的发展和创造。宋代科举的各项规则、程序趋于完备,为元、明、清各代所效法。宋代不但扩大录取名额,而且还通过改革科举考试方式,例如,废除荐举制度,推行弥封、誊录之法,保证了科举考试中“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一公平竞争原则的实施。宋代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使地主阶级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乃至农民的子弟,都可以不受家庭地位、父祖官爵的影响,在考场上凭学识取得官位,最终使科举出身的非官僚家庭官员成了统治阶级队伍的主流。

——摘编自柳竹青《浅论科举制度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总的来说,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宋代逐渐完善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和程序,确保了政治清明度和官僚的纪律。此外,这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不断改革和创新也使得这个制度在历史上得以延续和发展。尽管当时的科举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摘编自钟治民《北宋科举制度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与完善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科举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影响。
2023-11-19更新 | 1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宋代,可供无常产者选择的职业较为多元:有契约制下的佃农,有小手工业者,有商品流通领域的小商贩,甚至出现身兼数业的“多种经营者”,如台州郑四客,为林通判家佃户,在农闲时经常外出作丝织品的买卖。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社会经济活力较强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放眼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从唐中叶到宋代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变化。……朱瑞熙认为从唐代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它经历五代十国、两宋、元代直到明代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前,共约八百年时间。由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发展变化,到宋代几乎完全定型,从而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社会新面貌。

——摘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唐宋相关史实,围绕“唐宋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多角度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313年,元仁宗下诏,“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强调官吏选拔考试的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次年开始考试,设进士科。这表明当时(     
A.推行了行省制度B.沿用了科举制度C.加强了边疆治理D.废除了丞相制度
2023-10-13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