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名臣文天祥在抗元斗争被俘后为表明自己的心迹而写的诗。从当时士人的主流思想看(     
A.体现文天祥的功利思想B.表现文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C.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D.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君有不地要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大战家之用也”。这一原则(     
A.有利于增强国家治理能力B.规范了中央行政决策机制
C.推动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使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避世之意
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5 . 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时期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总结。(3)处应是(     
(1)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2)农民脱离贵族或国家的束缚,土地等私有得到承认;(3)……(4)朋党由贵族核心过渡到政见斗争;(5)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6)儒学由经学义疏转向理学诠释,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
A.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成熟B.北方动荡与江南的逐渐开发
C.西学东渐与传统科技的总结D.丝路开通与中外交往的开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论述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学派的时候,指出“部分儒者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部分儒者”有可能是(     
①程颢               ②朱熹        ③陆九渊        ④王阳明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南宋思想家叶适把朱熹的收徒讲学视为空谈,他主张采取“功利主义”进行学习,强调要对各类制度进行历史性分析,以便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由此可知,叶适(     
A.批评朱熹收徒讲学B.反对儒学的复兴运动
C.主张强化伦理道德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     
A.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B.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
C.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D.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
2022-10-30更新 | 58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历史(文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下列叙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宣扬心外无物B.倡导经世致用C.强调人的私欲D.强调反省内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程颐说:“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程颢也说:“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废天职。”这表明,二程(     
A.极力倡导限制君主的权力B.宣扬天理以遏制臣民欲求
C.认为理和欲并不完全冲突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022-09-26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