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思肖(12411318),号所南,福建人,南宋学者、画家。少时勤奋,侍父读书,明忠孝廉义,14岁中秀才,后又考取太学生。宋亡后,不肯仕元,改名“思肖”,暗寓思赵宋。他画兰不画土,人问其故,则曰:“一片中国地,为夷狄所得,吾忍画耶?”一生写爱国诗歌400余首。晚年隐居苏州,邑宰“胁以赋役”索一幅墨兰,他答曰:“头可断,兰不可得!”逝世前,将田产交托寺庙,用作祭祀家人和接济乡邻。元末直至清,多人为他作传,成为“遗民”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在《国画中的民族意识》里,称赞郑思肖是“民族意识浓烈的人”。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记者招待会回答台湾问题时,引用其诗作“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摘编自《苏州府志·郑所南小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郑思肖的人格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后世研究郑思肖的价值。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开创了以边角式小山小水代替全景式大山大水的山水画新局面,为后世画家所追捧,被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但喜爱书画的明成祖朱棣却对这种创作方式不以为然,认为“残山剩水,宋僻安之物也,何取焉”!这表明(     
A.皇帝喜好决定艺术方向B.价值取向影响艺术评价
C.边角山水成为绘画主流D.商业发展促进绘画变革
7日内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遂宁市、眉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北宋李公麟的《职贡图》,反映了时人对外界的想象。图中把异国人想象成野蛮人,“其王或蓬首席地,或戎服踞坐……或瞑目酣醉,曲尽鄙野乞索之态”。这一现象根源于(       
A.华夷意识的根深蒂固B.传统绘画艺术深入发展
C.“丝绸之路”日益衰落D.闭关自守妨碍对外认知
2024-03-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绘画可以说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而宋代推崇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颠覆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宋代画论还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这一变化(     
A.体现儒学对审美的影响B.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
C.反映了理学的格物致知D.导致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元时期,诗、词、散文和元曲等多种文学体裁获得发展。这一发展主要得益于(     
A.崇文抑武政策B.科举制的完善C.城市经济繁荣D.理学思想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古代中国界画的代表作。界画,通常是指以界尺为工具画出亭台楼阁的工笔山水画,据说其所绘建筑物,工匠甚至可以直接换算尺寸进行施工。据此,对界画的理解合理的是(     

宋·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局部
A.旨在展现艺术的审美价值B.注重结构严谨和准确写实
C.成为宋时文人绘画的主流D.体现了绘画的商品化趋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邵雍《观物内篇》谓:“因静照物、以物观物”,程颢《秋日偶成》中也提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影响了两宋画家对风俗画中配景的择取。即以“静观内省”式的造境心态,完成对于自然物象的冷静观察与平静书写。这些绘画理论(     
A.是市民阶层意志的体现B.践行了理学的格物观念
C.反映了绘画理论的成熟D.开始突破传统写意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元代之前各种戏曲艺术的发展为元杂剧形式上提供了各种借鉴,元代戏剧演出广泛,人们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众多文人参与戏剧活动,促进了剧本创作的繁荣,很多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有助于元杂剧的兴盛。这主要说明(     
A.元统治者大力发展杂剧艺术B.元杂剧的兴起和繁荣存在多种因素
C.戏剧艺术的发展有其传承性D.元杂剧的发展适应了人们娱乐需要
9 . 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时说:“盖自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下列对王国维的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     
A.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
B.科举制的废止是元朝戏剧繁荣的根本原因
C.科举考试在元朝发展受阻
D.士大夫在元朝受到压制
2023-12-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成外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樵(11041162年),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出生书香之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异于常人,父早逝家道中落,生活清贫,长年累月四处向藏书人家借读,重视实学,治学态度严谨务实。隐居夹漈山,潜心修史,不事科举,淡泊名利,钻研学问,十年访书、三十年著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与司马迁修书的“会通”方法,融会贯通古今天下之书,使之成为一体,贯通上自羲皇、下至五代的古今历史,凭一己之力撰写出一整部纪传体通史《通志》,涉及各学科领域,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提出“求书八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因人以求、因代以求,被后代藏书家视作模范;对校雠学、目录学、图谱学、分类法等进行了创新,提出科学的图书分类方法,被称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

——《会天下之理,通古今之道》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樵的学术成就。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樵学术成就的原因。
2023-12-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