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全国府、州县级行政单位共有1346个,明末则为1564个。与明初相比,明末各地方行政单位的编制变化不大,但明朝的人口数量从明初到明末翻了一倍还多。据此可以推断,明朝(     
A.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还渐萎缩B.高产作物传人导致人口增长
C.基层治理模式更加科学高效D.地方政府规模与人口增长相适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这一现象带来的客观结果是(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势力得以大发展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文武馆集团的斗争削弱明朝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都城集政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其地位可谓“国之大者”。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都城。

王朝都城所在区域王朝都城所在区域
夏朝阳城河南登封隋唐长安陕西西安
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西夏兴庆宁夏银川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元朝大都北京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
东汉洛阳河南洛阳清朝北京北京
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图是指以海洋及沿海陆地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地图。宋元时期,中国海上活动频繁,航海图的制作与使用也随之发展。这一时期的航海图,大多详细记录了航线和港口信息。明清时期,除航海图外,还出现了海防图、沿海形势图等,如明代的《筹海图编》,不仅详细描绘了沿海地区的山川地形、岛屿分布、潮汐水流等自然地理信息,还标注了军事要塞、烽火台、港口炮台等信息;又如清朝嘉庆时期的军事海图《台州府太平县海洋全图》,不仅详细记录了台州府沿海的地理信息,精确标注了地形、水文等,还明确划分了内洋与外洋的界限,尤其强调炮台和信号站的位置。

——摘编自朱鉴秋《中国古代航海图发展简史》等

材料二   1869年,福州船政局的干吏黄维煊绘制的《皇朝沿海图说》被认为是译自英国人的绘图。1874年,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了《大清一统海道总图》,其中的克来格岛、挨金可尔特岛等地名均来自英文音译。清政府还派遣留学生赴英国专习测绘海图技术。1895年后,程鹏、陈寿彭、朱正元、童世亨等晚清士人,自发地从英版航海图中汲取新知,编译海防图。程鹏绘制的《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大旨据英国海部图”但“命意不同,注重陆岸形势”。此后,中国传统航海图和海防图二分的局面逐渐消融。

——摘编自何国璠韩昭庆《明清时期中国海图方位的演变》

(1)结合材料一,简析宋元到明清时期海图编制的变化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对晚清时期编译海图增多的现象进行评析。
2024-05-15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初,云南各府都设立了府学,州、县、卫所及盐司之官学亦陆续建立。有明一代,兴建各级各类学宫73所。其中,洪武年间赓续前代及新建学宫28所,嘉靖时期新建12所,万历时期新建10所。这一举措旨在(     
A.笼络少数民族头领B.推动边疆教育发展
C.完善基层社会治理D.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2024-04-2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明英宗继位之初,因年幼无法临朝听政,内阁大学士杨荣等人决定“每一早朝,止许言事八件”,并要提前一天先抄奏章副本送达御前以预先处理。此举(       
A.导致皇权日趋衰落B.巩固了内阁政治权力
C.降低朝廷决策效率D.维护了君主政治权威
2024-04-09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为我国明朝各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据此可知,明朝(     

A.朝贡政策与世界动荡不安有关B.朝贡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朝贡政策体现了中国地位下降D.朝贡政策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明万历年间,国人记载“红毛夷”来华,“善贾,喜中国缯絮财物。往往装银钱大舶中,多者数百万,浮海外之旁属国,市汉缯絮财物以归”;因其又与日本通商,明政府担忧其与倭寇勾结为患,对其十分排斥。“红毛夷”应是当时的(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荷兰人D.英国人
2024-04-01更新 | 27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史·刘大夏传》记载,成化年间,车驾郎中刘大夏因反对征讨安南而藏匿安南故牒。而成书于万历二年(1574年)的《殊域周咨录》却记载为刘大夏销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这说明(     
A.明朝拓展疆土和海洋意识的欠缺B.政府档案管理缺乏科学监督机制
C.海禁政策影响对郑和航海的评价D.正史相对于杂书更加具有可信力
2024-03-30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广东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10 . 明朝以嘉峪关为界,将元代以来活跃在河西地区以西的察合台出伯系诸王集团转化为羁縻卫所,河西以东地区则裁撤了元代的甘肃行省及其下辖路、州,改设属于军事系统的甘州五卫、凉州卫、永昌卫等十卫三所。这一变化(     
A.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B.是为了抵御北方匈奴入侵
C.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2024-03-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4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