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九边之蓟镇。

蓟镇自山海,抵居庸(今北京昌平),延袤辽阔,国初号称腹里。

——《九边图说·蓟镇图说》

材料一   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

——选自选择性必修一《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1)根据材料选择蓟镇的地理位置(填字母)

材料二   蓟州一边,拱卫京师,密迩陵寝,比之他边尤重。

——(明)魏焕《皇明九边考》

(2)阅读材料一、二、分析归纳蓟镇成为九边最重要军镇的原因。

关于蓟镇建立的时间,史书记载不一、史籍中有下列不同的记载:

材料三   蓟之称镇,自(嘉靖)二十七(1548年)年始。时镇兵未练,因诏各边入卫兵往戍。

——《明史·卷六十七兵三》(编撰时间:1645-1793年)

材料四   自嘉靖庚戌(1550年)始也。蓟始为镇也,始设督府总三镇摄之也。

——《四镇三关志》(成书于1574年)

材料五   永乐二年(1404年),以陈敬为都督镇守边关……为蓟镇守之始。

——《卢龙塞略》(成书于1610年)

(3)根据材料三至五、分别归纳蓟镇设立的标志性事件。

现代有历史研究者补充《明实录》等材料

材料六   永乐十二年(1414年):命镇守蓟州都指挥陈景先督军民修筑遵化城及缘边关溢之倾颓者。

——《明太宗实录》

材料七   嘉靖二年(1523年):蓟镇金秋成熟。

嘉靖十二年(1533年):命给事中曾汴勘蓟镇巡抚……先后失事状……谓蓟镇失事其大者有五。

——《明世宗实录》

材料八   15名蓟镇镇守总兵官:张隆平(永乐)、陈遂安(永乐)、陈敬(永乐)、陈景先(永乐)、王彧(宣德)。

——《三屯营帅府职官题名碑》选自民国《迁安县志》

(4)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蓟镇建立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2024-04-11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列传人物。

有学者对《二十四史》列传中有籍贯可考的5700多位历史人物按籍贯和主要朝代进行了占比(%)情况统计。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籍贯西汉东汉北宋南宋
陕西20.5815.9720.44.310.994.51
山西4.923.5014.29.652.813.16
河南18.7537.217.122.186.126.94
安徽1.445.251.73.626.2911.24
江苏11.062.846.46.638.1013.61
浙江0.962.992.775.7422.5014.51
江西0.490.420.55.5413.411.51

——据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整理

(1)河南、浙江两省两宋时期占比变化明显,原因解释中最合理的是(单选)(     
A.崇文抑武,提倡文治B.民族交往,文化交流
C.版图变更,疆域变化D.中央集权,积贫积弱
(2)江西省在两宋时期占比迅速上升,原因解释中合理的一项是(单选)(     
A.国家统一、疆域扩大B.理学兴盛,书院发展C.社会安定,环境优越D.经济发展,制瓷中心
(3)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四省在不同时期列传人数占比分别出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商业繁荣,民富国强B.交通发达,人杰地灵C.政治中心,人文荟萃D.民族交往,中外交流
(4)山西、安徽两省分别在唐朝和明朝时占比达到最高值,原因解释中具有共性的一项是(单选)(     
A.社会稳定,文教昌明B.民族交往,交通便捷C.人口导入,环境优越D.皇亲勋贵,龙兴之地

学者发现某个朝代将外国及边疆各族人物纳入列传达50人之多,几乎占总数的4%。其中高丽9人、契丹7人、范阳奚族5人、突厥4人、吐蕃1人。

(5)你认为该朝代最有可能是(单选)(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6)简要说明该朝代出现此局面的主要原因。
(7)表格中甲类省区主要在北方,乙类省区主要在南方。从表格看两类地区列传人物占比在历史上呈现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2024-04-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3 . 他山之石。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是由外籍史家撰写的历史丛书。丛书每卷标题以外都配有副标题,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特征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表格撷取了丛书中的部分标题,依据相关提示,将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填涂字母)
卷目标题副标题
第一卷秦与汉早期中华帝国
第二卷分裂的帝国
第三卷唐朝
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
第五卷元与明挣扎的帝国
第六卷
A.世界性帝国   B.宋的转型   C.最后的中华帝国   D.大清   E.南北朝
(2)丛书第一卷从秦朝写起,据此推测作者眼里“帝国”的含义当是(     
A.早期奴隶制国家B.分封制国家C.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D.封建割据政权
(3)丛书第四卷副标题“儒家统治的时代”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①儒学复兴   ②绝禁法家之术   ③文官士人地位高   ④文艺繁荣   ⑤八股取士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⑤
(4)丛书第五卷以“挣扎的帝国”作为副标题。如果这一标题意在勾连元明时期“国家政权与海洋间的关系”,那么,请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种“挣扎”的认识。
2024-03-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请分别作答一一对应,如“秦始皇:措施XX”,写对一点,不对应的直接)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4-03-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周同学在学习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后,围绕主题“郑和下西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1.根据上图,他写下了郑和的航行路线:
起点:__________,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继续阅读相关书籍,搜集到以下材料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率领船队出海,最多时有200多艘船,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随行人员一般两万多人。而哥伦布1492年首次远航只有三艘船,船员80多人。麦哲伦的船队也只有五艘船,200多人。

2.他赞叹道:郑和下西洋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依据是____________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当时中国能够创造如此壮举,为何郑和之后中国再无“郑和”?为解决疑惑,他求助历史老师,获取了两则材料:

欲耀(炫耀)兵异域,示(显示)中国富强。……首达占城,以次(顺序)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赏赐)其君长……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史史.郑和传》

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

——《大史宗睿皇皇帝实录》卷十四

3.阅读这两段材料后,他明白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下西洋”中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小周发表了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在15-16世纪的海洋上,涌现了数位优秀的航海家,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写出他们的名字。(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数字后的横线上)。
出航时间主要航海家主要成就
1405年①____自中国到达东非沿岸
1487年②____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年③____多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1497年④____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9年麦哲伦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

2023-05-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7 . 海洋事业

古代至近代,东西方海洋事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轨迹。部分学生开展了以“海洋事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晨同学搜集到一些图片,以呈现西方海洋事业的发展历程。
(1)将下列图片对应内容填入时间轴中相应位置。(填字母)

A.雅典卫城遗址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内海D.马尼拉大帆船

(2)雅典卫城的建筑布局颇具特色,集中了议事大厅、公民大会会场、神庙和体育场等标志性公共建筑。这类建筑反映出(单选题)(     
A.寡头政治的历史现象B.雅典居民的共同信仰
C.依山而建的城市布局D.民主政治的历史特征
(3)与图中D处同一时期的历史现象还包括(三选题)(     )
A果阿、澳门、长崎等地成为国际贸易枢纽
B.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苦力贸易
C.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
D.蒙古西征引发较大规模民族迁徙
E.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活动二:为探究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小曦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

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中国人自古即注意发展交通事业,但侧重点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明人郑开阳在《海防图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提出“经略海上”的构想,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

(4)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活动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许多方面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但却未能持续下去。针对这一历史现象,小明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并对此进行思考。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5)根据活动一至活动三所搜集的材料,尝试回答为何西方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达嘉马”,而中国“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2023-04-12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地图中的世界观念
从地图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

图1 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西的世界地图册(1154年)   

图2 明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图3 德国地理学家马提勒斯绘制的世界地图
(1)图1和图2两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2)直接影响图3绘制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远征B.郑和七下西洋
C.迪亚士绕过好望角D.哥伦布到达美洲


图4 利玛窦和李之藻在中国合作绘制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明万历年间,1584-1602年)
(3)促成图4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选)(        
A.新航路开辟B.蒙古西征
C.启蒙运动D.明代解除海禁
E.早期西学东渐


图5 清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明清时期中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2023-04-1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纪念币中的历史

小黄同学喜欢收集各种纪念币,在历史课上,他分享了他的部分收藏品。

A郑和B孔子C朱熹D毕昇
E陈胜、吴广F松赞干布G赵匡胤H戚继光
(1)请根据朝代对纪念币上的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东周:___________ 秦朝:___________ 唐朝:___________
北宋:D、G            南宋:___________ 明朝:___________
(2)请对上述纪念币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a航海案(  ) b民族英雄(  ) c少数民族首领(  )
d思想家(  ) e开国君主(  ) f农民起义领袖(  )
g发明家(  )
(3)以下有关纪念币的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图D币面中背景为雕版印刷品。(     
b图F币面右侧建筑应在长安(今西安附近)。(  )
c图G币面人物原为北周禁军统帅,发动兵变夺取帝位。(  )
d图H币面人物对抗的是葡萄牙人。(  )
(4)请将下列材料与有关纪念币人物一一对应。(填写字母,5分)
a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b伐无道,诛暴秦。
c有教无类。
d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e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2023-01-26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商路,它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1.按要求填写下表。
中原王朝中外交往的方式和影响
西汉方式:
___
影响:开辟丝绸之路
隋唐方式: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影响:丝绸之路的全盛
南宋方式: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
影响:②___
___方式: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影响:促进欧亚文明交流
明朝方式:④___
影响: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方式: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清朝(1840年前)方式:⑤___
影响:中外交往由盛而衰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2.观察《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将下列字母所示的区域或地点正确填入地图中数字所对应的方框内。(填写字母)
A西域     B 长安
____;②____
2023-01-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川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