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明朝嘉靖年间,一批与沿海形势相关的海防图大量涌现,如《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两浙海防图略《温处海防图略》等。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明朝海防体制变化B.东南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禁政策强化D.西方殖民势力扩张
2 . 1398年绘制成的《大明混一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域外地区尤以欧非地区最为详尽。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A.世界市场形成B.游牧民族的大迁徙C.新航路的开辟D.郑和下西洋的路径
2024-05-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历史试题
3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顾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回答最能解决梁启超困惑的是(     
A.东西方航海活动的探险精神不同B.东西方航海活动的政府支持不同
C.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需求不同D.东西方航海活动的武装力量不同
2024-05-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测评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伏尔泰在《路易十四时代》中赞扬中国君主的道德,他在转述雍正皇帝关于各地处理重罪案件,必须呈送皇帝御览,否则不得对人犯处以极刑的谕令时,发表了如下议论:“颁布这一敕令的理由有二。其一为:不得视人命如草芥。 其二为:君王对百姓须爱民如子。”伏尔泰对处于中国统治阶层的儒学文人也充满敬仰之情,“跟他们一道在北京生活,浸润在他们的文雅风尚和温和法律的气氛中,却比在果阿宗教裁判所陷身囹圄,最后穿着涂满硫磺、画着魔鬼的罪衣出狱,丧命在火刑架上,更妙得多”。对中国文明的高度赞美和对中国开明君主社会的向往使伏尔泰将中国奉为理性社会的圭臬。他系统地阐述中国的历史、法律、宗教、道德、科学、哲学和风俗等问题,竭力推广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他指出“由于它(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以侧击路易十四崇尚的专制和不明白什么是宽大、容忍的缺点。孟德斯鸠认真研究朱子学中的世界观、宇宙生成论及政治理论。在中国理学家所推崇的理性观中,孟德斯鸠看到的不是传教士所抨击的无神论,而是宋儒的法治的政治主张。他“从朱熹的‘法者,天下之理’和‘礼法,应与时宜之’思想中得到启示”,在传世之作《论法的精神》的第一章,就开篇明义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人也有自己的法。”……孟德斯鸠也从中国文化中获得创建其“三权分立”政治理论的思想灵感。他指出正因为没有“法”的精神,中国“在开国初的那三四个君主以后,继任的君主就成为腐化、奢侈、怠惰、淫逸的俘虏”;“人们曾经想让法律与专制主义并行,可是任何事情一旦与专制主义联系起来,就丧失了自身的力量。”

——摘编自郭丽娜、康波:《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思想文化因素》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各有何发展变化,并对此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借鉴。并概括启蒙思想家借鉴中国文化的目的。
2024-04-06更新 | 64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非诸国的交往包含着麒麟(长颈鹿)等动物交流,郑和下西洋的“寻宝”和亚非诸国“献宝”共同构成了明朝“麒麟外交的基础。明朝的“麒麟外交”‘旨在(     
A.推动新旧大陆间的物种交流B.巩固朝贡体系和宣扬国威
C.促进亚非国际经贸体系建立D.开放海禁以宣扬天朝文化
2024-03-19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面为《明太祖实录》中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反映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洪武五年八月,倭夷寇福州之福宁县,前后杀掠居民三百五十。
○洪武十三年七月,倭夷寇劫广州府东莞等县。
○洪武十四年七月,己巳(年)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八月,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A.打击走私活动B.封锁日本经济C.限制海外贸易D.防御倭寇骚扰
7 . “钦差”是皇帝临时派遣至地方处理重大事务的一种特殊的“官”。明代的钦差多数是派遣至地方的,但也不乏派往京城的例子。明代钦差的派遣(     
A.拓宽了官员上升的通道B.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C.体现了中枢机构的异化D.缓解了朝廷内部矛盾
8 . 明太祖将皇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分封到各地,镇守一方。年龄较长的藩王,拥有3个卫,1个卫的兵士最多有1.9万名;年龄较小的藩王也有1个卫,兵士至少有3000名。明宣宗时期削除诸王的卫,藩王不得拥有卫成为定制。这一变化(     
A.减轻了政府军费支出压力B.提高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
C.缓和了诸藩王之间的矛盾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2024-03-02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如表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文明的碰撞与交融B.中国社会面临危机
C.闭关锁国的必要性D.清政府军事的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的内阁大臣有代替皇帝发言的职能,即进行草拟圣旨、票拟批答、拟定遗诏等,这些诏书有时是皇帝亲授,有时是通过宦官传达。这一职能(     
A.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B.表明决策渐趋民主
C.较大程度上侵夺君权D.是君主意志的反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