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500年至1500年的亚洲世界,是大帝国所属之地。德里、北京、巴格达等大都会令人印象深刻(大小更是当时任何欧洲城市的好几倍大),但中型城市的重要性也不落人后。城市生产书籍、工艺品、上好的织品、精美的乐器、珠宝以及科学仪器,整个亚洲世界都需要这些产品。贸易商把古吉拉特印花棉衣、巴格达花砖、哈里发国银币、大马士革刀、中国陶瓷与丝绸等产品带往亚洲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科学上,至少在公元1300年以前,中东、印度与中国才是主要的发明重镇。

——摘编自【美】斯图亚特·戈登《当世界中心在亚洲(618-152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该学者认为“世界中心在亚洲”的主要依据。为使这一观点更具说服力,除该美国学者的研究资料外,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证据?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帝国与后金的辽东战事成为朝野热门话题的时候,袁崇焕每遇退伍老兵就好与其谈论边塞兵事。久之,就成了官场中的辽东通。他也认为自己有守边关之才能。

1621年,在辽东布防的袁崇焕反对保守谨慎,主张在山海关外第一卫驻军,同时新建宁远城,以便有效保证关外数百里国土。1625年,高第经略辽东放弃原有宁锦防线,袁崇焕愤怒声言:“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3月,努尔哈赤在孤悬山海关200里外的宁远城下与袁崇焕兵戎相见。袁崇焕“刺血为书,激以忠义”,官兵感动,全城军民同仇敌忾,在宁远城下大败后金。时人评曰“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袁崇焕借机重建宁锦防线,布防抗清卓有成效。

其去世一百五十多年后,清乾隆帝评袁崇焕“素与我朝为难”,但毕竟“忠于其君”,可惜无人嘉勉“深可悯恻”。清末梁启超写下《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以“生死系一国存亡”之语为袁崇焕盖棺定论。

——摘编自郭晔旻《名将诞生——宁远与锦州的光辉时刻》

(1)根据材料概括袁崇焕“布防抗清卓有成效”的原因。
(2)乾隆帝与梁启超对袁崇焕评价的侧重有何不同,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都城集政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其地位可谓“国之大者”。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都城。

王朝都城所在区域王朝都城所在区域
夏朝阳城河南登封隋唐长安陕西西安
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西夏兴庆宁夏银川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元朝大都北京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
东汉洛阳河南洛阳清朝北京北京
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2024-05-12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A佳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洪武十五年二月,朱元璋“谕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沾益诸酋长‘今遣人置邮驿通云南,宜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其广十丈’”;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朱元璋又“遣官修治湖广至云南道路”,同年置“永宁至沾益州邮传四十八”。这表明在明朝(     
A.驿道开发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B.西南地区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C.道路畅通是西南基层管理的根本保障
D.驿站管理是明朝开疆拓土的先决条件
6 .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2024-05-08更新 | 31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建筑奇观,孕育产生了以长城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为载体的长城精神。长城修筑的历史过程与长城精神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形成了珍爱和平、守护家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因地制宜、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长城精神。

——摘编自周建强《长城精神的历史学考察一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材料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封面

——摘自张海鹏、徐蓝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份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以长城为封面的主题说明。(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2024-04-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明朝建立之后,大量“回回”军民进入南京城南区域,故此处不少地名与“回回”有关,如与“回回”职业有关的评事街(皮市街)、驴皮巷、大小牛首巷。此外,当地还有扇骨营、绒庄街、锦绣坊等地名。由此可见,当时的这一区域(     
A.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B.民族交融色彩鲜明
C.存在行业的集中现象D.市坊规划严谨细致
2024-04-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清朝前期形势图(1820年)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划分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的历史阶段,并概括每个阶段疆域变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推动疆域扩张的因素,并选择其中一种因素展开说明。(要求:写明展开说明的因素,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世宗即位(1521年)后,“革锦衣卫冒滥军校三万余人”,重用费宏、杨一清、张璁等勤政、清廉名臣。“以南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旱,诏抚按官讲求荒政”。嘉靖八年“以议狱不当,下郎中魏应召等于狱,右都御史熊浃削籍”,并陆续惩治数百个祸害百姓的官员。四十三年派总兵官戚继光平定福建等地倭患。 因此称赞说,世宗“御极”后“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

—摘编自[清]张廷玉等《明史》

材料二   1524年,羁押在广州的葡萄牙使团成员维埃拉在撰写的《广州葡因书简》中描述:“中国官员不干事实,除盗窃外,不为当地着想⋯⋯也不爱百姓,只掠夺、杀害、鞭打,对人民施暴。百姓受这些官员的虐待超过受地狱魔鬼的,因此百姓不爱国王和官员,每天都在叛乱,成为强盗⋯⋯人人都思变,因为都准备摆脱奴役,比我说的情况还要坏,他们希望这些在广东的葡萄牙人到来。”

———据[葡]维埃拉《广州葡囚书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史》《广州葡囚书简》对明朝中后期国家治理看法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州葡囚书简》相应说法的成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