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人物评价

材料:左宗棠大事简表(节选)

1853年,襄办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随后建成楚军(湘军分支)。首战大败太平军。

1862年,补授浙江巡抚。战争之余,着手浙江建设,整顿吏治。

1866年,太平军残部全部覆亡。赏双眼花翎。创办福州船政局。调任陕甘总督。组织楚军,前往平定捻军(北方反清农民武装)。

1871年,在西北发动军民大规模栽种柳树、杨树、榆树,随后10多年里共栽种一千万株以上。

1875年,上“万言书”,主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新疆军务,负责解决收复新疆全境事宜。

1876年,收复乌鲁木齐。

1877年,计划筹建甘肃织呢总局。首次向清廷奏请将新疆改设行省。

1880年,亲自率军出征,决心武力收复伊犁。后伊犁收回,新疆全境至此收复。筹建的甘肃织呢总局正式开工生产,这是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1884年,法国入侵,大西南与海防全线告急。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创办恪靖定边军。11月,新疆建省。

1885年,恪靖定边军与冯子材部大败法国于镇南关、谅山,取得中法战争镇南关—谅山大捷。奏请清政府设“海防全政大臣”,移福建巡抚驻台湾,台湾改设行省。9月5日凌晨,病逝于福州。

——据杨东梁《左宗棠评传》编写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左宗棠。要求:史事归纳合理,评价客观公正;证据运用恰当,表述顺畅规范。
2024-0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4-01-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土地制度与近代中国革命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土地革命广泛地开展起来,在根据地内,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的最重大的社会变革。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极大地激发了革命积极性。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同时实行农民交租交息,这是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兼顾农民和地主两个方面利益,把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恰当地结合起来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它规定: “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经过土改运动,到 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觉悟空前提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简要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土地政策。
(2) 依据材料二,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2024-01-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了数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下图为某次战争形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战争(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救亡图存

材料   近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陷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使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状况,从而开始寻求变革、谋求自强,探索现代化道路。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摘自“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1年04月20日   09版)


(1)请在下表①和②两处填上对应的历史事件。从下表的四个事件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其历史意义,并分析其“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原因。
自强运动改良主义农民战争民主主义革命
事件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面对外国垄断中国航运的情况,李鸿章曾上书清政府:“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为此,他创办了(     
A.上海机器织布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开平煤矿D.天津机器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挽救国家危局,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推行洋务新政。以下属于这一时期所办的“洋务”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企业   ③建立新式海军   ④推行预备立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
2022-06-22更新 | 8256次组卷 | 68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世纪之交风云变幻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历史大事件

阶段中国世界
1895—1914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914—1918袁世凯复辟帝制、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美日加紧对华扩张争夺、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1918—1921五四运动的爆发、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中国共产党成立
旧殖民体系的瓦解、
巴黎和会分赃、
欧洲列强重新侵略中国

从上表中任选3个以上(含3个)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部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材料二     冯天瑜指出:“晚清一批仁人志士力主发展实业,争取利权,挽救民族危亡, 可称之为‘经济民族主义’,因不合时宜而未能取得成效,一直作为历史之流未被人们注意,然而,它不仅热忱可感,还包含若干真理的颗粒。”

——王春风《经济民族主义研究述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晚清“经济民族主义”出现的原因,并概述其重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