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它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打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机器制造的军事工业。1876年,李鸿章又派唐廷枢以官督商办形式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一家大型新式采煤企业。……洋务派后期,少数"官督商办"企业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的民族贵本主义企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改编

材料三∶宋代的毕弄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谷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谷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1455年,谷登堡用他的活字印刷方法印刷了第一批拉丁文《圣经》,这个事件标志着西方进入了一个信息迅速、廉价传播的时代。

——摘编自《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贡献,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谷登堡的技术成就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2 . 有同学对中国近代先进中国人救国探索之路做了如下梳理∶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一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郑观应∶“欲自强,必首振工商。”一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A.以革命的方式作为救国手段B.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C.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宗旨D.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
3 .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与思潮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碰撞、冲突、交融,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航运的局面,同治十一年(187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运事业。目的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以裕饷源,“使我内江外海之利, 不致为洋人占尽”。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必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为打破外轮垄断”创办的企业名称及其性质, 并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政府为解决“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局面正式实施的学制系统名称及其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并概述晚清政府在选官制度上“廓清积弊”的变革。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后30年,在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兴办近代工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8岁的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时对洋务运动赞赏有加。他指出∶“顾我中国仿效西法,于今已三十余年。育人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后先辉映矣。”同时,孙中山也从多个方面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弊端,并提出了四大改革纲领。

——摘编自孙津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国人在甲午战争后的基本反应,不是探讨战争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与背景,不是以忍辱负重的精神面对现实、面对未来,而是企求一种根本解决方案。国人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清政府几十年来的洋务新政,以为洋务新政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只治其表,不治其本,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有待于中国能否从根本上放弃固有的旧体制。

——摘编自马勇著《重寻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洋务运动“赞赏有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国人对“洋务新政”的认识,并说明当时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出的“真解决”中国问题的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提出“论中国目前力量,实不及专顾西域……只此财力,既备东南万里之海疆,又备西北万里之饷运,有不困穷颠蹶者哉?”而湖南巡抚王文韶则认为“但使俄人不能逞志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目前之计,尚宜全力西征。”这就是“海防与塞防之争”。导致这一争论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列强侵略导致边疆危机B.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C.沿海与西北战略地位的差异D.两人阶级立场的不同
2022-10-3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国家能力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尤以国防等战略性工业最为典型。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举办了一系列在军事、科技、经济等方面向西方学习的活动,并创建了相应的事业,洋务运动得以查轰烈烈地展开,这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起步。

甲午战败之后,清政府财政陷入严重的危机,由官方直接投资的洋务企业实际上陷入了停领状态,一批官办企业改组为官商合办或商办企业……19071913年,汉冶萍公司(前身为汉阳铁厂)试图通过向公众招股融音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未能成功。

——摘编自周建波等《国家能力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直至北洋政府期间,民间力量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主导力量,市场经济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1908年国内市场商品总量增至21.99亿两,1920年更是达到72.54亿两,而且在工业产值中,现代化产业占比达到10.78%.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1)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的目标,并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近代民族企业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举出这一时期在工业化方面作出贡献的“民间力量”(两例)。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甲午战后至民国初年“国家能力”在推动工业化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2022-10-12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10月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B.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C.“东南互保”协议意味着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D.“亚罗号”事件成为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8 . 晚清政府为挽救危机进行了数次变革,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它们的共同点是(     
A.均与列强侵华战争相关B.都着重于政治制度之变革
C.皆提高了汉族官员势力D.各项改革成果都未能延续
2022-09-2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大批新式学堂。如图所示为两江师范学堂,关于此学堂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张之洞创建,前身为三江师范学堂
②是清末新政时期教育领域的重要成果
③毕业学生可直接奖励出身并授予官职
④是清末将育人、取才合于一途的表现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9-0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62年,中国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在瞻仰中国近代某民族英雄的陵墓后,曾赋诗曰:“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车吊萃翁。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扶妖江左成遗憾,□□关南有大功。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诗中“□□”应填写(     
A.抗英B.抗俄C.抗法D.抗日
2022-09-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