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总理衙门设立后,奕奏请派员出访欧洲未果。直到1866年,清政府接受赫德提议,经过多方考量,派退休的四品官员斌椿率同文馆三名学生随赫德出访欧洲。清政府的这一安排(     
A.旨在顺应近代化的潮流B.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束缚
C.标志着朝贡外交的转型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滇案”发生

“滇案”即马嘉理事件。18747月,英国派陆军上校柏郎率武装探路队约200人,非法探测由缅甸到云南的道路。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任命马嘉理作为翻译前往接应。次年2月,探路队由缅甸遽行闯入云南,遇当地群众盘查,马嘉理悍然开枪,打死打伤多人,群众反击,杀死马嘉理及其随行5人,柏郎率队退回缅甸。

英国的要求

18753月,英国正式向清政府提出要求:中国政府应派遣一个调查委员,调查应在英国官员在场之下进行;准许印度政府派遣第二次远征队;赔偿十五万两银子;成立协议以确保英商贸易免受超过或多于正税和子口半税的一切征课等等。

“滇案”处理英国不断以撤使、断交及武力相威胁,并将各项要求扩大和具体化。18769月,李鸿章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顾问,与威妥玛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主要内容如下:一、中国向英国偿款银20万两;派出使大臣带国书前往英国,对滇案表示“惋惜”;云南当局应与英国所派官员商订滇缅来往通商章程;英国派官员驻云南大理或其他相宜地方,察看通商情形:英国仍保留由印度派员赴云南之权。二、总理衙门应“照会各国驻京大臣”,请其会同该衙门就通商口岸的中外会审案件议定划一章程:“凡遇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涉及英人生命财产的案件,英使可派员前往“观审”;中外交涉案件,由被告所属国官员依本国法律审判。三、增开宜昌等四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商船在沿江安庆等处停泊起卸货物;各口租界免收洋货厘金;新旧通商口岸尚未划定租界者都要“划定界址”。此外,《另议专条》中规定英国可派探路队由北京经甘肃、青海或四川等地进入西藏,或由印度进藏。

——据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提取“滇案”发生与解决的信息,说明清政府在中外交往中所处的地位。
(2)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内容,分析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2024-05-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甲午战后,中国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背弃得“一官半职”以“光宗耀祖”的心理,提出“实业救国”和“商战”口号,从事工商业;还有大量新式知识分子投身于新闻、出版、金融、公司企业、商行等新式行业。这一转变表明(     
A.科举制没落引发士人职业转型B.经济近代化导致社会流动加速
C.民族危难激发知识界使命担当D.社会转型加快促进就业多元化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     
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
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
2024-04-01更新 | 32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9月,在容闳等人的催动和运作下,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对此,《纽约时报》刊发了一则题为《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消息:“旧金山,913日电: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是很勤奋和很优秀的小姐(因有辫子被美国记者误解)和绅士,容貌俊美,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的清国人都好看得多。”

——摘编自1872年9月13日《纽约时报》

材料二   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共四批)——120名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

——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早期留学运动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师同文馆:从西语到西学

1862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馆,设立初期只是为了培养为朝廷效力的专业外交翻译人才。洋务派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真正的西学乃是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背后的天文、算学等科学技术,于是1867年陆续增设天文、算学、化学和公法等馆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京师同文馆也由单一的语言类学校发展成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在内的综合性学府。

1869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之后,又陆续聘请了一批自然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教习,如医学和生理学教习德贞、中国优秀学者李善兰担任算学教习,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年龄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制定了全新的学习课表(如下表)。

学年课程内容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京师同文馆存续期间(1862-1902)。师生们以翻译国际法为肇端。渐及外交、天文、历史、医学、数学等不同领域,先后印刷出版《万国公法》《富国策》《化学阐源》等多部西方著作。

——禹仁朋《从西语到西学:清末京师同文馆创办始末》


对京师同文馆“从西语到西学”的变化做出历史解释。
2024-02-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福州船政学堂于 1868年设立艺圃, 由洋员教习算术、代数、几何、制图及机器结构等,兼学法文,半天学习、半天入厂学手艺。 由此可见福州船政学堂(     
A.适应社会发展需求B.注重理论知识教学
C.体现中体西用思想D.课程体系完整科学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重用汉族地主力量镇压太平军,湘淮系官僚集团因此崛起。这导致清朝(     
A.统治力量增强B.中央权力下移
C.行政效率提高D.内部矛盾激化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73年,盛宣怀被李鸿章任命为轮船招商局第一任会办,他提出了“官督商办”思想,认为“中国官商久不联络,在官莫顾商情,在商莫筹国计”,主张“集商本以商办”“官任保护”,达到“官商一体”。在当时情况下,这一思想(     
A.准确指出了民族工业的困境B.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C.表现出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D.是近代工业强国的必由路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前期,大凡官员上奏,除“循例”上奏事件外,大都朱批“该部议奏”,反复议奏之后才可实施。晚清地方官员设置新的财政机构,开征新的税捐,大多事后上奏,或者不予上奏。20世纪初清廷收回权力的企图也因督抚的反对而告终。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变革的紧迫性B.地方势力逐渐倾向革命
C.清朝统治瓦解的必然性D.地方自治挑战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