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876年,李鸿章筹办开平矿务局,刊发《开平矿务局章程》,章程中指出“拟集资八十万两,分作八千股,每股津平足纹一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1878年,开平矿务局正式成立,该局产煤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在市场上销售,获利甚厚。可以得出,开平矿务局(     
①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典范②说明了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意图
③官督商办并采用新的商业经营方式④表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史料记载,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有一支调往辽东战场的山西防军,每人腰间插有烟枪,驻扎锦州之兵勇“所用前膛枪皆锈,惟所佩烟枪甚洁”。这从侧面说明(       
A.清政府必然灭亡B.洋务运动没有成效C.清军兵员素质差D.戊戌维新变革失败
2024-02-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98年,刚果欲与清政府通商定约,当时刚果是比利时国王的私人领地,清政府不知如何处理,于是发电报给驻英国公使罗丰禄,询问西方各国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材料主要反映出(     
A.比利时意欲扩大在华势力范围B.英国公使与刚果关系密切
C.清政府初步具备近代外交理念D.刚果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
2024-02-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为近代史上某一战争形势图,这一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有关这场战争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偷袭清朝运兵船,挑起了战争
B.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
C.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后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的战略要地
2024-02-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30年代,一批当时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参与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章士钊一战后曾游历欧洲,目睹其满目疮痍后,片面地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归因于工业化。因此,为避免中国重蹈覆辙,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他于19238月发表《业治与农》一文,他宣称“吾国当确国是,以农立国”。此文一出,争议不绝于耳。

梁漱溟鼓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在农业,工业发展应摆到农村、农业发展之后,“乡村建设是中国工业化的唯一道路”。在董时进看来,世界工业国已有许多,竞争激烈,如果中国再加入其中,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中国如以工立国,必然导致外资入侵,进行资源掠夺;相较而言,以农立国更适合中国国情,以农立国能保持社会稳定,无所谓失业和罢工。

吴景超对董时进的观点提出了批评,称其观点为“经济上的复古论”,中国要摆脱经济上的落后面貌,必须采行西方“机械的生产方法”。他指出,“在目前这种外患严重的时期,我们对于如何使中国由弱而强一问题,一定看得比如何使中国由贫而富一问题更为重要”。张培刚指出,“只有政府实际负起责任来,加以社会人士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农国的工业化。这是对梁漱溟、晏阳初等知识分子主导乡村建设派的一个善意提醒,也是对政府在乡村建设和农业工业化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呼吁。

最终,“以工立国”这一观点获得了政府更多政策支持,对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样大有裨益,这两派对于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都应予以肯定。

——摘编自李蕴哲、陈旭东《“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近代中国发展道路之争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展道路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6 . 下表是某教师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设计的关于“宋朝”历史的教学思路。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主题:“流动”的宋王朝

立意立意依据
江海奔流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
百物周流繁华的城市、新生的纸币、和平的榷场、跨海的丝路
重心南流形成了江东经济甲天下,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经济新格局,引发了东南科举冠天下的文化新趋势
四民合流科举竞流、婚姻交流、土地转流

——摘编自苗颖《“流动”的王朝》


参照材料主题设计思路,围绕“‘流动’的____________”提炼一个中国近代史发展主题,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可从时段、群体或发展特点等角度提炼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1866年,奕等人认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建议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入馆学习。倭仁上奏折指出,奉“夷人为师”,就会“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这场思想论战(     
A.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面交锋B.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说明学西方技术无法保障国家安全D.表明中国现代化道路艰难曲折
2024-0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李大钊说:“故太平天国,乃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而使中国农民失业之影响,而以民族思想及耶教观念相结合所成的大运动。”这一论述主要反映了(     
A.外部势力导致小农经济解体B.太平天国积极抵抗外来侵略
C.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较浓厚D.列强侵略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2024-02-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是1867—1895年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分领域统计数据。据此可知,该局译印图书(     
A.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诉求
C.表明崇尚科学成为主流D.旨在传播西方工业文明
2024-02-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中国始终涌动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启蒙运动。翻开晚清以来思想先驱们的煌煌巨册,有关启蒙思想的文字和呐喊比比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到谭嗣同的《仁学》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到五四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潮波波相续,异彩纷呈,成为救亡和革命的重要思想基础。

——摘编自马粼《论影响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展的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意义。
2024-02-04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