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就把政治软弱和四分五裂的中国看成是扩张自己利益的场所,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欧洲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离现场更近一些罢了。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目前的形势告诉我们,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行动,震动了全中国与全世界。……

因此,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聚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不论什么人,什么派别,什么武装队伍,什么阶级,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都应该联合起来……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摘编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19459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人至少是从1895年开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策略路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此“策略路线”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表现,并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3-08-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恶化,触发了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的结果迫使清政府及时调整国防战略,从重陆轻海到海陆两防并重。为此,清政府决定(     
A.实行改土归流,强化边疆管理B.引进先进技术,推行清末新政
C.加强边疆治理,新疆台湾设省D.编练湖北新军,提高国防实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中国被迫开放了大批商埠,均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开放,这些商埠被称为约开商埠。在约开商埠中,列强往往以土地永租的名义占有租界,并掌握租界内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成为国中之国。即便是租界以外的地段,由于条约限制,中国地方政府也很难行使完整的管理权。

——摘编自汪国华《晚清自开商埠成因及特点刍议》

材料二   鉴于约开商埠的危害,有人主张自开商埠,以使利权不致外溢。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之势,还要偿付巨额赔款、借款,总理衙门奏称计惟添设通商口,藉裨饷源。1898年,清政府为隐杜觊觎,保全主权,而下诏自开商埠。此后,济南、昆明等内地城市相继开放。在自开商埠中,清政府不准列强设立租界,商埠管理权完全由中国地方政府行使。昆明开埠后出现了数十个大型商业行帮,有店铺数千家。济南自开埠至辛亥革命,共出现了16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邮政、电报、电话一并设立。有些城市开埠后对市政进行法制化管理,城市生活也趋于文明卫生。

——摘编自张践《晚清自开商埠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约开商埠与自开商埠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4 . “继琉球、越南之后,朝鲜与中国之间的藩属关系也被割断。中国的惨败,使一些侵略者的 代言人公开提出分配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把“瓜分中华帝国一事提上侵略日程。”“中国惨败”后 (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人民反抗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022-12-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哈佛中国史》在评论某条约时说:“此条约对日本的让步,打开了中国对外国工业投资和经济帝国主义的防洪闸门。”“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 1895年7月到1898年3月,清政府先后三次向俄法英德大借政治性外债白银3亿两,加上利息,高达7亿两以上。清政府的做法
A.旨在镇压蓬勃革命运动B.推动民族资本经济发展
C.出于偿付战争赔款需要D.有助解决国家财政危机
7 . 1893年,日本大量的从军记者、政治家认为∶清朝妄自尊大的华夷思想心封建性的军制、中国人无近代国家思想、吏治腐败、文弱的民族性情,可以轻易被日本征服。这些观点
A.加速了清王朝的战败B.助长了日本侵华的野心
C.推动清朝向西方学习D.引发中国反日情绪高涨
2021-03-15更新 | 343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二十一条”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
2021-01-16更新 | 556次组卷 | 31卷引用:【县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
林则徐“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
李鸿章“新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

A.西方海权观的传入B.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
C.近代化运动的起步D.边疆存在着严重危机
10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