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世纪60年代后,烟台的外贸经济迅速繁荣,一时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20世纪初,由烟台进出口货物多改为从威海出入,威海“一时商业骤盛,市面顿呈生气”;与此同时,青岛也迅速崛起,逐渐取代了烟台的贸易中心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B.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关税主权的部分恢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强盛和繁荣、科技文化的先进对世界各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陆路上,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可到达中亚、西亚,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当罗马帝国臻于鼎盛之时,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虽未完成使命,但加深了东汉对罗马的了解。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1856年,英法与俄爆发克里米亚战争,清政府不知情,未能利用国际形势,反而让英法俄三国相互勾结侵略我国;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法国屡屡用战争威胁清政府,殊不知此时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1874年,日本入侵琉球,清政府毫不知情;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清政府事前亦毫不知情。

——摘编自张宇权《晚清政府的外交心态与驻外使团的派遣》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摘自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通过哪些努力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不派遣驻外使节有哪些危害?这体现了清政府怎样的外交心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
2024-02-07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条款官话》,是琉球国的汉语官话著作,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琉球外交的“应答标准”。下图中文字的大意为清朝人问:我听说你们琉球发了文书给英国军机大臣和西洋人,是真的吗?琉球人回:这是为了留在琉球的英国人伯德令产生的被动交涉,不是我们要主动和大英勾搭的。据此可知(     

《条款官话》书影(成书于1866年)
A.清廷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B.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清内部统治危机日益显现D.外交策略受汉语系统影响
4 .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2023-06-28更新 | 53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曾在《戊戌政变记》中明确指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有学者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20世纪初。就影响而言,随着西方近代启蒙思想不遗余力地被引介,各种启蒙刊物的广泛印行,犹如时人所言:即苏已死之国魂而争存世界,“发明民族主义不为功矣。”究其内容而言,此时民族主义思潮业已超越了戊戌志士尚还恪守的“华夷之辩”,矢志以求的不仅仅是传统士大夫的社稷安危和宗庙覆亡,而是明确地揭示了这一思潮作为近代最具统摄力的意识形态本质特征:也就是欲戢列强鹰瞵鹗视之态,以纾华族豆剖瓜分之祸,唯有发挥本民族种种特性,合其权以为权,合其志以为志,合其力以为力,“当以建民族国家为独一无二之义。”

——摘编自胡成《略论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对边疆事务的构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在2022年3月27日召开的“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座谈会上,学者们回顾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台湾的风雨历程,为今日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提供了有意义的历史启示。下面几段材料可归属于这次研讨范围的是
①材料一: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记:至元(年号)间,立巡检司。
②材料二: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
③材料三:刘永福据守,抗不奉诏,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④材料四: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缔结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秩序的条约和协定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7 . 甲午战争后到1913年,新设资本万元以上的私人厂矿460余家,创设资本达到9110.3万元,在设厂规模和资本总额方面都超过了官办企业。这一时期私人资本企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是
A.列强侵华放缓B.政府政策调整
C.政局相对稳定D.科技创新驱动
8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8次组卷 | 14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