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谭嗣同在《报贝元徵书》中写到:“夫大《易》观象,变动不居,四序相宜,匪用其故。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汤以日新为三省,孔以日新为盛德,川上逝者之叹,水哉水哉之取,惟日新故也。”谭嗣同意在(     
A.阐释陆王心学的思想理论B.宣扬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C.抨击孔子的封建复古思想D.论述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2024-04-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
1954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榆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1983邓小平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摘编自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俞祖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4年“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的背景,并简析新中国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的历史经验。
3 . 长沙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以下为时务学堂的师生问答实录

材料一   (学生)周宏业问:

读《滕文公篇》,似滕文公亦能用孟子之言矣。然其弱削如故也。岂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乃如此耶?想孟子行教之人,断不言行不顾若此。请问其故安在?

(学生)蔡艮寅(锷)问:

孔子大一统所以泯杀机也。今之贤士大夫欲督其督、郡其郡、邑其邑,无乃与夫子大相剌谬(违背)乎?

(学生)杨树谷问: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徒。”读书至此,不免有疑。夫委贽为臣,当临难无苟免,何得不谏君于过,而竟以去云乎哉?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而臣道之不可不尽也明矣。孟子之意究竟何如?

材料二   教习(老师)梁(启超)批

问得很好。然滕文当时实未尽行孟子之言。凡任一人,举一事,必尽其所长,乃可责其成效。若仅行其一二端,则有时反以生弊而已。今日中国之行西法是也。行之无条理、无片段,而反咎西法之寡效,可乎?观毕战问井田,以后更无下文,则滕当时必未尽行孟子之言明矣。行孟子言者谁乎?今日欧美诸国是也。美国远在西半球,而欧洲之民襁负归之;瑞士弹丸黑子之国,而西国凡有大政事,皆会议于此焉。所谓为政于天下者非耶?


(1)根据材料一、当时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疑问?依据材料二、梁启超在回答学生问题时,提出哪些主要观点?
(2)时务学堂在当时起了哪些重要作用?
2024-03-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4 . 为了扩大维新的舆论宣传,根据康有为的授意,梁启超写了《戊戌政变记》一书。书中所记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一现象表明(     
A.史学研究的主题会因政治形势而转换
B.当事人的记述具有不可争的真实性
C.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D.史学研究要有质疑精神并需去伪存真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3年,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经由华蘅芳等人翻译介绍到中国,受到中国进步人士的欢迎。赖尔在其理论中批判了作为主流学说的“灾变论”对地质进化的解释,认为它忽视了事物量的变化和渐进过程,把“超自然力”看成是引起灾变的原因。由此可知,赖尔的地质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A.适应了中国社会变革B.得到了民众普遍认可
C.动摇了传统主流思想D.开启了西学东渐序幕
6 . 梁启超回忆,戊戌变法废除八股的诏书颁布后,“愚陋守旧之徒,骤失所业,恨康有为特甚,至有欲聚而殴之者,自是谣诼大兴,亦遍于天下”。这段记述反映出(     
A.知识分子因不满断送前程而反对变革
B.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变法举步维艰
C.废八股大大增加了维新派变革的阻力
D.教育制度改革是新旧势力斗争的焦点
2023-11-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的《日本变政考》中指出,甲午败后,对西方列强之强“在政体之善也”。“心思者主谋议,立法者也;手足者主持行,行法者也;耳目者主视听,司法者也。三者立以奉元首,而后人事举”。据此可知,康有为(     
A.对三权分立的西方政体有一定认知B.主张“将全国制度全行变革”
C.倡导顺应世界大趋势建立法治国家D.宣传维新主张照搬日本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8年以前,中国只有林则徐命人翻译的《各国律例》、丁韪良所译的《万国公法》《公法便览》和《公法会通》等国际法译着。然自戊戌维新以降,留日学生积极从事翻译国际法的工作,并刊于报纸杂志,新式学堂也增设相关教学课程,使国际法成为一时显学。这说明(     
A.戊戌变法开启外交近代化B.朝贡宗藩体系逐渐瓦解
C.晚清国际法的本土化应用D.国人对国际法认识加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90年的戒烟药广告,主要强调单一的戒烟药功效;1906年的广告中有“昔南皮尚书著《劝学篇》,而于戒烟一事必谆切而详言之,可见鸦片之危害固我同胞之目击而痛心者也”,还有一些商家直接将官府批示禁烟药买卖的批文搬上广告。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晚清(     
A.商家宣传手段灵活B.爱国思想影响医药行业
C.国人禁烟意识增强D.中西方医药文化的交流
2023-10-22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达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
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的分裂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