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观察下列三幅漫画:

(2)材料二中三幅漫画大致创作于什么时候?
(3)解读图一、二中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
图画序号
反映的历史信息
图一

图二


(4)“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三中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1909年出版的漫画《不倒翁》,画中文字为:“嗟乎不倒翁,衣冠何赫赫。乃为外人之傀儡,是为玩部之人物。”该漫画旨在揭示(     

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国民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2024-01-25更新 | 412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1910年的讽刺漫画《辫子之新作用》。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     
   
A.新政效果的显现B.革命形势的酝酿
C.社会风俗的变迁D.中体西用的影响
4 . 下图是发表于1907年7月《时报》上的一幅漫画。图中面对载满干柴甚至已经燃烧的车厢(土匪、革命、暗杀),标着“立宪"的消防栓依然紧闭。该漫画(     

A.反映了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强B.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C.表达了对政府立宪进程的不满D.蕴含了对民主革命的殷切期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7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改用干支和公元纪年,仅发售37天就因故休刊。虽然复刊后附送的神州画报》上仍有不少讽喻时政的漫画,但每期画报都醒目地印有“(大清光绪)宜统×年×月×日神州日报附送”字样。这可用于说明(     
A.辛亥革命爆发的舆论条件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C.清末新政对传媒业的刺激D.革命者对社会现实的妥协
6 . 如图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的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
A.小孩未能明辨当时思想主流
B.守旧势力阻碍社会进步潮流
C.政治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转变
D.自由已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7 . 据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     

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
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0年,德国创立柏林大学,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将学术研究作为主要任务,同时将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自此,新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和组织结构在德国迅速得到实施。大学的科学研究迅猛发展,它们与生产前沿挂钩,与很多企业的实验室建立联系,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这种将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也成为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强劲增长的秘诀所在。

—摘编自王亚平著《德国通史》等

材料二   1895年后,中国掀起书院改制的热潮。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也开始仿照西方学堂,分班授课,开设经学、史学、算学、舆地、兵法、时务等课,令诸生阅读《时务报》。1899年,改地图课为兵法课,增加军训和体操,朝着文武兼备的方向发展。1902年,书院改为两湖高等学堂,分习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学、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兵事学等8门。两湖书院在清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

(1)简析材料一中柏林大学建立的影响。
(2)分析材料二中两湖书院改制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就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1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昌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如下图是《学部官报》书影。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A.西方文官制度引入B.选官制进入新阶段
C.封建教育退出历史D.科举制被彻底废除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7年7月15日,秋瑾于家乡浙江绍兴的轩亭口以谋反罪被杀。消息传出,在各界激起强烈反响。图2为清末刊行于广州的《时事画报》第17期(1907年8月)刊发的《聂政姊》。

结合所学知识,对画报描绘的“聂政姊”形象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25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