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国季梁以民为主而神为从,民为先而神为后,民是神的凭借与寄托,神的意志是民的愿望的延伸和扩大,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颇具代表性的。墨子也认为天神不过是“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是人手中的工具。子产在郑国执政时,已经把人道与天道截然分开,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的著名论断。 先秦时期的重民思想,经过儒家的提炼和升华,终于演绎成以民为本的价值理论,其成熟的形态和标志就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仁学”的创立。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儒家民本主义的理论经过历代思想家的发展和弘扬,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铸造中华民族性格的民本法文化。

摘编自张晋藩《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材料二   “新国家应有新青年”,孙中山是一位超前的制度设计者和憧憬者,“凡事都是应该由人民作主”“人民来做皇帝”“予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我希望有一个负责任的、有代表性的政体”。按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理论逻辑,民国政治形态应逐步推进,民国应逐渐走向社会“自治”和“宪政”基础上的国民自主,“共和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仆”。

——摘编自王旭《做主:民主观念的多重维度与近代中国政治话语之演进》

材料三   孙中山经选举而成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不过不是全体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而是由内地18个省的代表以每省一票的投票方式在3 名候选人中选举产生。这样的选举程序,通过这种选举方法产生国家元首,在当时不仅属于空前,而且相当了不起。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 据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     

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
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
3 . “中国资产阶级为了中国近代化作了不懈的努力,其间经历了始于1875年的早期改良派的宣传活动、1895年的维新运动和随后独领风骚的辛亥革命运动,等等。”之所以“独领风骚”,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B.提出的政治主张更具深刻性
C.做到了对旧制度的彻底扬弃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2024-05-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要求“剪发易服改元”。但1911年12月12日,上海及苏、杭、宁三地4个同业公所,包括丝绸、制衣、典当三业合共150余人,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华国货维持会”,公开呼吁并四处鼓动“剪发不易服”。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潜藏着失败的危机B.群众提倡国货运动蓬勃发展
C.民族工业担忧国货发展前景D.思想观念影响社会习俗变迁
2024-05-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12年,“中华女权同志会”创立者林宗素拜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要求承认女子完全参政权,孙立即表示“男女原应一例平等参政”。林将谈话记录公诸报端后,以章太炎为首的“中华民国联合会”随即致信孙中山,说“女子参政之说,果合社会良习惯性虽未敢知,取舍之宜,必应待于众论”。孙为了革命派内部的团结,表示前论“不过个人闲谈”。材料说明(     
A.封建顽固势力依然很强大B.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C.孙中山注重扩大群众基础D.传统观念妨碍妇女解放
2024-05-13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敢问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西游记》的片尾曲,也是几代人的记忆,其内涵丰富,发人深思。以下是该歌曲的歌词。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强在啦啦啦啦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挽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塑塑啦生啦啦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写出你的感悟,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感悟,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强调强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利用报刊广为宣传,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兴女学解放运动”。梁启超强调: “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郑观应则提出“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

1906年,清政府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学部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比男子修业期限各缩短一年,同年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确立了女子教育学制。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号召中国妇女“规复天赋之权利,以扫除依赖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学问,以成救国之女豪杰,夫而后中国或可有望也”。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教育是提高女子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唯一途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

1905年起,湖南、奉天、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相继选派官费女子留学日本、美国,促进了女子留学的发展。

——摘编自段敏利《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电影《女司机》(1951年)、《马兰花开》(1956年)是两部出自女剧作家之手,反映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工作生活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摘编自刘传霞《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说明应如何看待近代女性教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界塑造的新中国女司机形象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是晚清民国思想史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遭遇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代代民族精英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改革实践和思想探索,各种新观念递嬗,呈现了晚清民国思想史上早期中国现代化理论形态的曲折演进。

“晚清民国思想史中现代化理论”关键词表

现代化文明思想史洋务西方化
富强维新启蒙革命进化
新民科学反传统权利个人

——据高力克《文明的求索:晚清民国思想史中的现代化理论》整理

从材料表格中任意选出三个关键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指出所选关键词,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在古今中西思想的交织激荡下,传统中国开启了其近代转型。这一进程既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形态的剧烈嬗变,亦包含文化、思想的断裂、重构与转型。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中西新旧之争是其中的核心命题,它一方面直接关系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等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更关乎如何突破厚古薄今、中西体用等二元观念,将中西新旧之争转化为继承与创新,并在整理和重估传统的基础上,会通融合世界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份,创造新的文化。

——第九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

围绕“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自拟题目,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5-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10 . 如表是“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统计表,此表可用于研究(     
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张玉法《外人与辛亥革命》)
国籍
直接参加者2200751
协助4400227
同情1512392
不详0500104
总计7161214614
A.民族危机的加深B.西方列强在华的关系
C.瓜分中国的狂潮D.辛亥革命的世界影响
2024-04-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