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是“一场战争的两种视角” (     
军事口号政治倾向社会思潮
《北洋画报》的“南征”视角“赤”与“反赤”以武安国求新反旧
《良友》的“北伐”视角“革命”与“反革命”文武合流“普遍参与”的现代社会

据表格内容可知此时
A.中国舆论呈多元化B.南京国民政府摇摇欲坠
C.土地革命正在开展D.全民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2 . 有学者将20世纪20年代前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称为自发传播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看似范围较大,但却孤掌一隅,难成气候”。而20年代开始,进入有组织的传播阶段,大量的文章与报刊纷纷涌现,且传播主体增加并呈现组织化。这可用来说明(     
A.学习俄国革命经验成为社会共识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
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知识分子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3 . 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宣称“全世界的东西都由诸君(指劳动者)做成,全世界的权柄都应该归诸君执掌。”坚信“民众是有高度意识和意志的人类”,但另一方面,他又说“有史以来革命成功的,无一不是少数人压服了多数人”,这些言论表明陈独秀(     
A.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不彻底性B.已经由支持改良转变为要求革命
C.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D.试图促成资产阶级和工人的联合
4 . 【青年与革命运动和经济建设】

材料一   李国祁等编著的(近代中国青年运动史)目录(部分)

篇章学习摘要
第一部分   辛亥革命前后—爱国青年为创建中华民国而团结奋斗三,近代中国青年的第一次团结—同盟会的成立
四、中国青年与辛亥革命
第二部分   五四时代—自觉与自救的澎湃浪潮三、学生的五四
四、文化的五四
五、五四后学运的动向
第三部分   从北伐到抗战—统一御侮过程中的壮烈行动二、反帝风潮中的青年运动
四、日侵华北与青年救亡运动
五、对日抗战期间的救亡运动

材料二   1954113日,我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木工青年突击队在北京展览馆工地正式成立,举起了全国第一面青年突击队旗帜。突击队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18名技术较好的青年团员组成的,创造了以181个工完成原计划478个工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146%。这一出色成绩给工区青年以极大影响,到2月中旬,工区又建立了瓦工、抹灰工、电汽工、水暖工等6支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这个新事物得到了党中央、团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高度重视,先后在北京市和全国推广了展览馆工地组建青年突击队的成功经验,从此,青年突击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从新中国十大建筑、亚运工程,到奥运工程、抗震救灾,再到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都刻下了青年突击队的光荣印迹。

——摘编自胡献忠《把青春献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综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青年运动斗争目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的背景,并说明青年突击队长期发展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2022-08-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5 . 五四运动后,以胡适和李大钊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开展了一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大争论。胡适指责“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并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与其他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一并否定。对此,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予以一一反驳。这场争论(     
A.使民主和科学的观念广泛传播B.为新的政党产生奠定思想基础
C.推动实业救国运动的大力开展D.消弭了救亡图存道路上的分歧
6 .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对如图某——处做出修改的是(     
A.用“北洋政府”取代“章、陆、曹”B.在“章、陆、曹”外增加第四人
C.改变“商”“学”“劳动”的排序D.此画命名为《反帝的最后一击》
7 . 【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情况

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
组织领导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协助,组织化程度高
参与群体城市士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
基本形式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
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
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

——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

材料二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

——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813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化,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2022-07-14更新 | 317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8 . 如表是20世纪20年代湖北地区革命形势概况,这一时期湖北地区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20世纪20年代湖北地区革命形势概况
时间事件
1926年10—12月湖北省工会组织由150多个激增为300多个
1927年1月湖北全省总工会召开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
1927年3月湖北省农协召开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

A.局部抗战的开始B.革命重心的转移
C.革命道路的确立D.国民革命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党史专家邵维正指出: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斗争主要有三种类型:农民运动、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均以失败告终;民国初期,中国也出现了一段西方政党政治的闹剧,但也未找到出路。许多先进中国人在彷徨中寻找新的社会力量和前进道路。该学者意在强调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性B.中共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C.西方政党制失败的偶然性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重要性
2022-05-31更新 | 909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10 . 中共二大指出,无产阶级要联合民主派去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这种联合绝对不是投降,也不是合并。无产阶级加入民主革命运动,并不是向代表资产阶级的民主派投降,也不是做他们的附属品,更不是妄想民主派的胜利可以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是联合民主派开展革命运动。这反映了
A.独立自主的革命原则B.国共合作开始展开
C.新民主主义理论成熟D.右倾错误已经抬头
2022-05-24更新 | 66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