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41年陕甘宁边区+五县县级女参议员统计表(局部),且她们来自工人、贫农、中农、小资产阶级,既有共产党员,也有无党派人士。据此可知
县名女参议员数占全体百分比县名女参议员数占全体百分比
延安1822%固临39%
赤水814%淳耀49%
鄜县914%靖边67%
同宜耀310%庆阳56%
盐池49%安塞45%
A.三三制的民主原则得到了较好贯彻
B.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望得到了提升
C.社会各阶层积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边区农民的抗战积极性大大地提高
2 . 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2019-07-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表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B.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D.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2020-03-0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1941—1944年东北伪满洲国官方报刊《盛京时报》社论涉及的主要区域和次数。这一时期的社论主要为战事服务,标题大多为口号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区域
伪满日本英美国统区东南亚其他
1941842102
19421225031222340
19431544710191721
19441021192216
总计38611252444279

A.东南亚和英美次数的增多与中日关系缓和相关
B.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导致社论相应减少
C.抗战期间该报被纳入日本报业的战时宣传体系
D.涉及日本社论减少表明伪满逐步摆脱傀儡地位
5 . “闯关东”(华北人口迁居东北)是我国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之一。下表是20世纪前半期迁入东北的年平均人口数量及其原因解读,二者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
2018-1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口号。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革新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德先生赛先生
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向前进;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民族团结起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下表为1936—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下华北煤、生铁的产量统计表。这一状况
年份19361938194019421944
煤(千吨)1673310093180082423920397
生铁(吨)500030005000090000218000

A.扰乱了国统区工业秩序
B.适应了侵华战争的需要
C.遏制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D.推动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8 . 下表内容是美国《纽约时报》对卢沟桥事变的部分报道。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记述出处
日军发言人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将卢沟桥事变扩大为全民族抗战,明显为了恶化局势。既然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敌对手段,那么中国中央政府就需要(对这场战争)负责任1937年7月12日《纽约时报》
日本“政商界领袖支持内阁在中国的举动。日本官员坚持认为,和平有赖于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1937年7月13日《纽约时报》
日本人在广播中说,中日之间的所有麻烦的根本原因是由国民党推行的反日政策和中国人民统一意愿下培育出的反日情绪1937年8月1日《纽约时报》

A.美国舆论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略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抵抗政策
C.日本侵华源于中国人的反日情绪
D.美国《纽约时报》的立场比较客观
9 .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
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
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19-02-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人民版高高一历史必修一2.3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业
10 . 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时间各方面态度
12月13日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
12月13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
12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
12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
A.“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
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
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